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2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105篇
劳动科学   152篇
民族学   474篇
人才学   181篇
人口学   4506篇
丛书文集   1337篇
理论方法论   400篇
综合类   3121篇
社会学   1017篇
统计学   87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994篇
  2013年   984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1189篇
  2010年   1019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1002篇
  2007年   717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关爱女孩     
中心《中国人口》栏目是传播人口知识窗口,始终呼吁尊重生命、关爱女孩,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栏目紧贴百姓生活,记录五味人生。  相似文献   
112.
所谓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口安全是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人口安全不是指某个生命个体而言,是一个集合概念.本文将对浙江省的人口安全状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3.
基于对苏州市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析,本文认为苏州市已进入人口老年型早期。文中论述了该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过程及趋势,剖析了过去与未来主导这一进程的不同的人口学因素,特别强调了控制人口增长对这一进程的作用。文中预测现在和今后的二十年内人口老龄化发展较缓,总抚养比较低,正届人口构成上的“黄金时期”,面临着实现经济跃升的契机。其后,人口老龄化将以空前的速度进行。抓住当前的契机也是今后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好老龄人口问题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4.
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住房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刚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缓解人口危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探究房价上涨对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利用31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和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人口出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住房价格平均上涨1%将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0.13%~0.22%;房价上涨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在东部省份以挤出效应为主、在中西部省份是以财富效应为主。当前,通过遏制住房投资投机性需求、给予“刚需”人群购房贷款优惠、适量增加东部省份土地供给等手段,可以助力解决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相似文献   
116.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抗日的民族政策和联合各民族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建国主张。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西北蒙回民族为主要对象,党将民族政策的研究、实践和探索贯穿于边区党组织建设、法制建设、机构机制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作,实现党的民族工作在边区的制度化,辐射和吸引边区内外更多少数民族参与到抗战建国中。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实践,是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在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战的同时,在陕甘宁边区这个地理空间进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尝试的一个初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7.
118.
自然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失去平衡,突破环境承载能力,陷于衰退之中,形成打击经济系统的恶性循环,迫使人类加速资源消耗以图生存,从而引发非持续的环境异化和人口素质低下。与此同时无论发达还是发展中国家,穷人的产生,贫困的累积,都是无法回避的棘手难题。中国的人口压力主要集中地体现在贫困地区。如果说,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的挑战,对于西方国家表现为如何维持原有文明模式,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在建立一个新文明模式中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呼唤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公:城乡受教育机会差距拉大.城市人口拥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281.55倍和323倍。◎二不公: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外省人”不公.外省考生上北大、清华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三不公:采取各种特招生手段“卖考分”.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三大不公。拉大贫富距离。促使社会不平等.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