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7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2114篇
劳动科学   2737篇
民族学   150篇
人才学   1232篇
人口学   452篇
丛书文集   1994篇
理论方法论   677篇
综合类   5512篇
社会学   2702篇
统计学   71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1345篇
  2013年   1237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590篇
  2010年   1667篇
  2009年   1815篇
  2008年   1439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678篇
  2003年   63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未来中国村民自治的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玲 《江汉论坛》2004,2(10):26-30
20多年中国村民自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根本性问题和局限。在新的世纪,如何克服和超越这些问题和局限,建立未来发展的新构想和新思路,这是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未来中国村民自治全面、协调、均衡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2.
人生在学习上的选择有多次,但最为重要的选择有两次,一次是高考的选择,另一次是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它们都对人生命运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家长的角度,从管理者的视野,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青年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3.
中国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对公众认知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更关注工作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仅对应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如女性的相貌、身高等要求、外来打工妹的应聘两个问题的认知率高于男性;女性对性骚扰性别歧视认知率与男性没有显著差异;公众对各种性别歧视现象的总体认知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84.
85.
86.
最近,有人对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半数大学生将毕业后的工作目标锁定在通用、松下、联想等知名企业。在回答“进入企业的第一年里,你最想获得的工种是什么”时,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希望成为技术人员;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希望成为管  相似文献   
87.
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 ,中国代表团以绝对优势 ,位于亚洲各国之首 ,但是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较 ,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对釜山亚运会的反思 ,具体分析我国的优势项目与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 6年中 ,全面改进 ,才能使中国军团在北京奥运会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88.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步入新的阶段,形势的发展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者树立崭新的意识和观念.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9.
大学生,曾被称为“时代骄子”,手里有一张大学文凭便是人才,广受欢迎。可是,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牵动着千家万户焦虑的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此,记者走访了一部分退休教师和政府劳动、人事、教育部门的同志,发现大家都在议论和思考这个问题。心病:就业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当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大学连年扩招,高考录取率正在逐年提高。还有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等,都在继续发展。这是国家繁荣、社会进步、实力增强的标志。然而,由此带来的有喜也有忧。李大伯是一位中学退休教师,他的孙…  相似文献   
90.
正确认识大学生择业心理以及择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冲突,是毕业生就业培训内容的重要方面。尽管大学毕业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逐渐趋向成熟,但又带有一些新生的时代印迹。因此,在毕业生就业培训中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施教,情志教育不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