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薛涌 《可乐》2010,(12):47-47
事情和最近马萨诸塞州的州长选举有关。共和党候选人Chaties Baker挑战民主党的在任州长Deval Patrick。他个人的历史,逐渐成为媒体热点。 Chades Baker出身世家,父亲曾是尼克松和里根两位总统的高级阁僚。他中学毕业就进了哈佛,并且是运动队成员,一心想把自己训练成未来的领袖。  相似文献   
12.
江承宗 《东西南北》2014,(12):75-75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次访问,被国际舆论称为“破冰之旅”。当时我在外交部新闻司记者工作处任副处长,参与接待随团采访的美国记者,其间的很多经历终生难忘。尼克松访华前,美国白宫新闻办公室向我方提出,将会有1000名美国记者来华采访。在当时,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我方表示不行,连旅馆都不够。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访华期间,奥巴马16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17日,胡锦涛和奥巴马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会谈后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美方表示欢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大量史料及其分析阅读和整理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中美缓和过程中尼克松访华前后周恩来与尼克松私人关系在首脑外交的形式下建立的原因和进程及其影响的分析,得出了双方私人关系对于中美缓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胡若愚 《领导文萃》2010,(19):72-74
<正>黑格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政治将军",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提携,先后辅佐尼克松、福特和里根三位总统。黑格政治生涯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1981年里根遇刺重伤后,向世界宣布:"副总统回来前,白宫由我掌控。""基辛格门徒"  相似文献   
16.
高峰 《老友》2010,(10):20-20
西方国家也有腐败。但就如一筐桃子,由于能够将烂桃子挑出来、扔掉,所以保持了整筐桃子的新鲜。国际透明组织每年都进行全球范围的国家廉洁度和腐败排名,最廉洁的十几个国家除新加坡外,都是西  相似文献   
17.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军队击毁苏军坦克、装甲车等。苏军吃了亏,苏联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  相似文献   
18.
《决策与信息》2009,(12):10-11
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盛情好客、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故宫博大精深的文化、雄伟壮观的长城,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是本刊辑录的他访华的部分话语。  相似文献   
19.
弹劾总统     
木生 《领导文萃》2013,(12):84-86
历史上,美国总统遭到弹劾的有三位:第17位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第37位总统尼克松,第42位总统克林顿。美国宪法第二条第四项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这种弹劾,是真正的弹劾,只要你有把柄,哪怕你是总统。弹劾总统由众议  相似文献   
20.
高建 《日本研究》2009,(2):68-71
“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中文简称为“中归联”、以下同)是经1956年我国战犯审判和关押后,回到日本成立的旧军人组织。该组织成立后,通过演讲、访华等形式宣传我国的战俘政策、对于推动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以1956年我国对于战俘的审判和关押为线索,探讨“中归联”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