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49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銮铃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青铜车马器之一.本文对銮铃器用制度的分析,涉及用銮墓的墓葬等级、銮铃在墓葬中的空间位置、用銮数量及其他相关礼制因素等多个方面.并认为西周至春秋时期,銮铃的器用制度大致经历了产生、兴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其中,西周早中期是用銮制度的初始形成阶段,西周晚期是用銮制度的兴盛阶段,而春秋时期是用銮制度走向衰落的阶段.与此同时,也说明了銮铃在周王朝的墓葬制度中,是代表礼制意义的重要随葬器物.  相似文献   
12.
隋初,尽管兼采南北朝制度,但主要沿袭北周制度,实行皇帝"五庙"制度;皇帝宗庙禘、袷祭祀制度则大致遵循郑玄学说.虽然隋炀帝意图依据周代"天子七庙"古礼,实行"七庙"制度,由于许善心等人的设想不符合隋炀帝之意,因而,至隋朝灭亡,"七庙"制度没有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3.
采集狩猎族群的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领地、互惠、核心家庭、复仇以及初步的权威,构成了他们法律生活的主要方面。在新石器时代,农业孕育了不动产和不动产法,互惠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商品交换及规则,陶寺遗址的等级化墓葬和礼器,聚落之间的等级,聚族而葬,刑罚标志着宗法礼制已经出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人类学资料和考古资料,通过探讨史前法律的产生与发展,期待将法律起源的研究往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中日两国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国的传统住宅——中国的四合院还有日本的和风住宅。由于中日两国因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的要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两国住宅的内部空间形式、到外部环境关系;从空间的配置到居住心理都可以反映出中日两国人民不同的民族特质,窥见中日两国人民各异的心里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东晋南朝婚姻礼制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婚姻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特定的空间背景,因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东晋南朝婚姻礼制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吴会地区、荆襄地区是承继东汉婚姻礼制传播高潮而继续拓进的区域;建康京口地区、豫章地区则是因婚姻礼制的阶层渗透和地域拓展而跃上时代发展前列的两大地区;淮南地区是婚姻礼制由发展的先进地区而趋于缓慢的一个地区;岭南地区、闽中地区则是婚姻和制从无到有、开始萌芽传播的新地区。由此可知,东晋南朝各地区实行婚姻礼制并非是整齐划一的,婚姻礼制的拓展在地域上是不平衡的,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和"风水"两个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辛塞波  赵晓峰 《城市》2007,(7):65-67
祠堂,旧时又称"祠庙"或"家庙",广义的"祠庙"不仅仅指"家祠",还包括祭祀自然神祗的建筑类型(如后土祠、城隍庙等)和追缅先贤的建筑类型(如文庙、关帝庙等).祠庙建筑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天津现存的古代祠庙是当时天津地方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见证,是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宋代社会中媒人的活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其很多风俗习惯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社会中的媒人,更具有这一突出表现.在当时社会中,媒人有了相应的等级种类划分;成婚用媒已由单纯的礼制要求,变为法制规范;随着媒人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除了在沟通两性联系、促成婚姻缔结方面以外,还在传递社会信息、加强人际交流、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丁鼎 《文史哲》2002,(4):120-124
《仪礼·丧服》经、传的基本内容虽然大多在其他先秦文献中有所反映 ,但其他先秦文献中也记载了不少与《仪礼·丧服》经、传相歧异的内容。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歧异 ,一方面是由于《仪礼·丧服》所记述的丧服制度已经过儒家学者的加工整理 ,其中已加入了加工整理者的一些主张和理想 ,而其他先秦文献所载则往往是当时实际实行中的丧服礼俗 ,因而二者出现一些歧异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 ,可能还与丧服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关 ,由于《仪礼·丧服》是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者对宗周时代流传下来的丧服礼俗加以编订整理的结果 ,其内容相对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春秋战国时代实际实行的丧服礼俗肯定有滞后性 ,这也势必决定了二者会存在某些歧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