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910篇
劳动科学   50篇
民族学   374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252篇
丛书文集   1383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290篇
综合类   2348篇
社会学   598篇
统计学   3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74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现代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指标,提出以12个指标构置成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及其预测:1.综合实力现代化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综合实力对比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广东作为一个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人均GNP,是可以接受的。表11997年部分国家人均GNP1997年,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进行了分类,共划分成四个档次,即低收入(785美元),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人(31…  相似文献   
922.
江曼琦  李伟 《河北学刊》2023,(1):127-139
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讨论,一方面源于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与西方的城市经济学研究相比,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以城市化为核心,从广义城市经济学角度展开,重点关注城市的经济增长。在面临数量型城市化基本结束、城市发展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提升到“决定性”的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未来需要加强城市内部结构优化和重构问题研究,从关注城乡与城市间的讨论转向关注城市内部;加强城市公共产品特性研究,从重点关注经济发展转向强化对城市居民共同富裕和生态环境改善研究;加强城市聚集性和空间性研究,关注城市聚集经济的动态演变和空间资源的高效配置。  相似文献   
923.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虽大幅度提升,但城市化对内需的拉动效果一直不明显.韩国作为中国近邻,城市化进程中实施了诸如以大城市集聚带动内需扩张、基础设施先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同步进行以及人口自由流动等政策措施,既有力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又有效拉动了内需.借鉴韩国城市化的经验,我国应当积极建设大都市圈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改革投融资体制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培育新兴服务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户籍和控制房价以降低农民进城的制度与居住成本.  相似文献   
924.
西部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巨大的内在需求与外在动力.基于典型山区农业市--商洛为研究对象,引入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结构模式的新思路,以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平台建设理念为鉴,重点探讨西部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结构模式与系统优化.研究表明:农产品物联网的结构模式将是解决西部山区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在西部山区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的系统优化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西部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5.
农村产业组织参与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分工,不仅能够形成农村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收益预期而且能够形成实施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的非农产业组织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成本预期,据此从分工维度建立了一个把土地流转内生于承载城市化进程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过程的可持续城市化分析框架,并从流转土地使用效率同农村产业组织交易效率和农民参与产业分工交易效率之间的计量分析对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证明农民参与产业分工和农村产业组织的交易效率对土地的使用效率有着显著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透过对渝鄂湘黔交界处149个村的案例分析发现,在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灾害具有多发性和高频性;灾害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度性;灾害与贫困具有重合性和一致性;灾害、脆弱性、可行能力、贫困等要素之间具有相对的继替性和循环性.这些都显示出加强集中连片少数民族困难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27.
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解决农民工问题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对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公共服务制度进行综合变革。  相似文献   
928.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为基本特征的城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开始在我国蓬勃兴起。城郊由于紧紧靠近中心城区,比远离城区的一般乡村具有更强区位的承接优势,很容易承接中心城区的聚集和扩散效应,因而城郊的城市化、工业化更加有利于核心城区城市发挥其带动功能。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城市化率总体还不高,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同期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一些大都市又表现出比较严重的城市病,探索大都市郊区的城市化道路对化解城市病和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9.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农村建设可视为城市文明向农村扩展过程.以城市为中心,新农村建设主要呈现三种模式:近郊农村城市化,融入城市;远郊农村城镇化,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形成新型小城市;偏僻的山区福利主义生态化,以现代技术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实在不适宜人居的深山村落另择宝地重建新村.  相似文献   
930.
城市化要经历"被动城市化"和"主动城市化"两个阶段.本文认为,随着工业化对城市化带动作用的弱化和城市自生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当前正处于由"被动城市化"阶段向"主动城市化"转变的阶段."主动城市化"是"后改革时代"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