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7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47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953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舒位入黔从戎,得江山之助,以性灵之笔写西南地理特点和自己行走其间的特殊感受,借助诗画名家、名作、名句描绘西南山水,善造幽深空遂之境。以对比、夸张、想象等多样手法,穷形尽相描绘西南之山峻水险。以文化之眼关照西南山水,既摹写了山水的情态,增加了山水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又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清中叶性灵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2.
立足于传统中国画的意境美研究,通过总结其含蓄、空灵、诗情画意的意境特点,分析其对于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借鉴作用,并且进一步基于时代的视角挖掘中国画的意境美,指出还原本真和以景诉情两大重要特点,试图探索新时代下,中国画的意境美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3.
林伟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5):145-146
中国画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艺术生命力来自区别于其他绘画的独特的本质特征.中国画具有客体的科学性服从于主体的艺术性,画面容纳丰富的文化形式,诗、书、画、印四者结合,意境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等特征.  相似文献   
74.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不仅具有以雄壮美、造 型美、意境美、流动美、朴拙美为个性的砂岩峰林 景观美,而且,由于武陵源地处高山峡谷,地理位 置偏僻,交通极为不便,千百年来“养在深闺人未 识”,长期聚居于此的土著人土家族人保持着独特 而美丽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美主要表现在 服饰工艺美、饮食居住美、婚姻习俗美、传统节日 美和歌舞戏曲美等五个方面。 一、服饰工艺美 在“改土归流”(公元1727—1735年)以前,土 家族男女均穿斓花衣和八幅罗裙,头裹布巾。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载:“土民散处山谷间,男女短 衣跣足,以…  相似文献   
75.
论唐诗人与道士交游的范型及其诗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乃龙 《唐都学刊》2000,16(3):56-62
送人入道、送道士归山和山中访道是唐代诗人与道士交游的三种主要方式。从入道者的身份看,可分为宫人、官人、处士、佛徒和平民五种。他们入道的原因各不相同,诗人对此的反应则以肯定为主。诗人与道士交游有学道问医、名士雅集和虚拟游仙等现实需要和心理代偿等原因。仙为“人在山上貌”的观念和道士在山中修炼这一事实使访道求仙成为诗人创作山水诗的因缘。  相似文献   
76.
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的第二轮廓线,既具有文化和艺术的个性,又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性。要让户外广告在尊重城市原有文化景观、维护环境和谐的前提下既有利于传达信息,又不乏鲜明个性就是要在人与环境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7.
顾城研究长期笼罩在学界对“朦胧诗人”“童话诗人”诸多惯性评价中,其后期作品走出了集体经验对个人的统摄阴影,其对历史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怀想、反思与超验,表现出深刻的“中式文人”的古典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其诗歌体现了移情美学中“物我合一”的浪漫主义怀想,寄托了诗人济世情怀下“昼梦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暗含了中式文人“隐居”情结中返璞归真的理趣赓续。顾城现代诗中“中式文人气质”作为一种审美策略或文化策略,是民族历史经验与群体文化心理定势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8.
正吃透三个字:名、利、义我国自古就把不计名利、淡泊明志作为一种美德。其中,诸葛亮在《戒子书》中说过的一段话是具有代表性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既有超脱名利得失的大智,又有切人事业的大勇。同时,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不计名利,只追求为国为民的功德,这也是一种大义。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仁者以财发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形成与其句式特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典诗词的句式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语言的"剩余信息"机制,简洁含蓄,但却包涵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二是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信息饱和"机制,多采用堆迭并置的句式建构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开放视域,给读者无穷的时空想象。可以说,古典诗词独特的句式特点是古典诗词意境形成的客观依据;意境的实现,从微观上看,是为创造它的物质材料——中国古代汉语语法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80.
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情与景两大因素以及由情景融合而产生的审美想象空间。换个角度思考,就是说意境的创造必须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且意境创造的特征应具有多重性。《古诗十九首》意境的创造就是这种创作理论的典型实践,《古诗十九首》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古诗十九首》还开创了悲情意境创造的先河,成就了它"汉代五言诗之冠冕"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