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1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1796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242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2617篇
理论方法论   472篇
综合类   4047篇
社会学   859篇
统计学   68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818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735篇
  2008年   1071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72.
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利是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奠基者之一。他通过把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引入伦理学、政治学和社会改革领域,从而赋予古老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崭新的内容。马基雅维利功利主义思想不仅对欧洲近代功利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欧洲乃至世界近、现代学术界和政界人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75.
淮河史前文化大系提出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考古学界有一个新动向,就是在已有分区、专题、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史前淮系文化进行宏观的梳理,找出它们的主源以及各淮系文化的发展、分迁与重组的踪迹;着手理顺史前淮系文化及三代淮夷文明启承的脉络.这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76.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77.
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非现代性特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实。文学运动规律的混乱无序性以及文学独立品格的人为淡化,使其完全背离了它所刻意追求的西方现代文学模式。不同时期所宣扬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都明显流露出儒家入世哲学的浓重色彩。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种现代汉语包装形式,它无法根绝自己独特的历史遗传性,同时也难以融入西方现代文学的话语系统。所以,中国现代作家那苍凉而悲壮的启蒙呐喊,集中体现着他们对于“现代性”的困惑与焦虑。  相似文献   
78.
周智涛在《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1期撰文指出,技术与服务谁更重要?也许,服务创新可给你一个答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从三个特征来理解服务业:服务和产品同时被消费;服务不可存储;服务是无形。如果IT业属于服务业,它有时就可存储,同时它有时也是有形的产品。大工业化的产品生产时代,全球范围内的服务业迅猛发展已不可阻挡,服务不再是产品的“附属物”,未来圆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竞争力的强弱,服务将决胜一个产业、一国经济的未来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经济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门新兴的历史学科,恰当地划分它的历史分期,正确地确立其学科体系,对我们深入开展国史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资政育人,必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0.
20世纪中国文学已经走完了它的全程 ,并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案头。纵览 2 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进程 ,可以看出 :从“人文主义精神”到“社会主义思潮” ,再到世纪末“现代主义理念”的“生、住、异、灭”的嬗变演进 ,这些决定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走向 ,也使传统“现当代文学史”分期理论与编史叙述的本质缺陷清晰地暴露出来 ,从而有力地支撑着“2 0世纪中国文学”编史叙述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