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86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17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620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1854篇
社会学   546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1.
翻译是一种再叙事,经典文学外译构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叙事。以“再叙事”视角考察《西厢记》英译本,探讨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完成对《西厢记》的叙事重构。研究发现,译者通过对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引导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典戏剧《西厢记》的文学与艺术价值。研究旨在拓宽叙事视角的研究范围,为中国戏剧文学外译提供借鉴,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助力推广我国戏剧文化。  相似文献   
512.
在长篇历史小说《杨度》中,唐浩明塑造的主人公杨度共呈现出四副面孔:书生杨度,政客杨度,禅师杨度,以及三幅面孔的纠结所造就的悲剧杨度;杨度形象的饱满和立体体现了唐浩明作为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作为一个作家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513.
定量地考察中国民事法学的研究现状,将对中国民事法学理论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民事法学研究文献的引文进行了信息可视化分析。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结果显示,王利明、梁慧星、王泽鉴、史尚宽、郑成思、吴汉东、江平、尹田、杨立新、孙宪忠、谢在全、郑玉波、崔建远等学者是中国民事法学研究领域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文献共被引分析的结果显示,高被引文献主要是图书,学术期刊很少。为提高民事法学研究论文的质量,建议研究者进行民事法学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时,应提高对学术期刊论文和国外文献的引用率。  相似文献   
514.
本文通过老舍、狄更斯笔下底层人物不同描写的比较,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对现实主义作家写作的影响,并试图揭示老舍、狄更斯在底层人物描写中体现出的各自特点,及对当代文学"底层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15.
金庸作品中有大量的隐士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1)历经曲折离奇最后悄然离去;(2)由隐居生活到入世然后再出世;(3)"半隐".金庸主要是通过类型化的背景人物烘托、对人物孤独心境的开掘和表现等手法来塑造众多的隐士形象的.如此反复地经营此类形象,这和作者的人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金庸是孤独的,而孤独是一种心理失衡.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金庸把内心的孤独成功地转向了利己(道家的全身保身),使之平衡.  相似文献   
516.
张再林 《中州学刊》2006,(1):204-208
在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中唐是由“唐型文化”向“宋型文化”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在这个历史文化的转型时期,白居易在政治观念、人生态度以及文学创作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典型意义,并对宋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也因此而堪称是“宋型文化”的第一个代表性人物。  相似文献   
517.
小说对话不是一种装饰,它在小说中发挥着多个重要的作用--刻画人物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比较分析了分别由祝庆英和黄源深翻译的英国小说<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中的对话.研究发现,译文对话并不总能够像原文对话一样刻画人物.本文着重探讨了译文失败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  相似文献   
518.
前些天 ,王金陵同志来电话 ,要我为她父亲王昆仑老先生的《红楼梦人物论》重版写篇序。王昆老是我的乡前辈 ,也是红学前辈 ,文革前和文革后我曾多次去看望他 ,乡音犹存 ,别有情味。但那时我还未研究红楼梦 ,所以话题都是家乡的事。王金陵同志是我人民大学的老同事 ,我们一起经历了惊天骇地的“文化大革命” ,一起挨批斗 ,一起关牛棚 ,我们还暗递过信息。那时我们完全被隔绝了 ,根本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一次 ,我从张自忠路住处到西郊人大 ,路经平安里 ,看到南墙上贴的大字报 ,赫然说“冯牧畏罪自杀”。我看了大吃一惊 ,心怦怦地跳 ,也不敢去…  相似文献   
519.
A Dill Pickle的叙述声音、距离及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西兰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A Dill Pickle"中,采用作者型的叙述声音,通过人物内视点,利用表述行为、对信息量的控制等含蓄型叙述,以及大量运用人物的直接话语,牢牢控制作者、人物及读者之间的距离,树立了作者的权威性,从而控制了读者的价值判断.同时,作者在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成功建立起同情的纽带,使读者认可女主人公的价值判断,从而从侧面加强了作者型叙述声音的权威,使读者认可作者的价值判断,并与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20.
20世纪50、60年代,通过思想改造,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作家已经自觉地将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规定为工农兵人物,然而,对于权威意识形态既定的审美叙事成规,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有所思考,有所"论争"。20世纪50、60年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五四"启蒙精神在审美领域内并不是处于彻底的"断裂"状态,即使以塑造工农兵人物为主,红色经典等许多优秀作品同样体现着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审美理念和审美趣味。在工农兵人物的塑造方面,知识分子叙述者的启蒙姿态并未消失。一直到"文革文艺"的全面展开,知识分子叙述者才被迫从审美领域中完全退场,"五四"以来的"人的文学"最终被"神的文艺"全面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