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罗斯多尔斯基认为,很多马克思的批判者甚至马克思主义者都不理解马克思的方法及其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从而以经济学的方式“误解”了马克思。《大纲》构成了黑格尔思想与《资本论》之间的桥梁,因而对《资本论》的方法的揭示要诉诸对《大纲》的研究。《资本论》的核心方法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表现为从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抽象上升法”;其二表现为具体概念的辩证运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运动的统一,这表征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种方法规定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性质,它们都与黑格尔有密切关系,而与经济学有本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72.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说:“所谓最优化教学就是在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的尽可能大的成就.而师生用于课堂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所规定的标准……。现阶段改革的实质……就在于高成效和达到最高成效、最优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3.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系统论为方法论基础,分析了作为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基本成分和联系,并进而建立了较完备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体系,阐释了教学内容最优化的准则和程序,提出了最优化教学条件的创设方法,同时指出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途径.该理论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特点,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该理论应与时俱进,从如何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74.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到国民大革命期间,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曾多次来华工作。但关于其这一时期来华的时间、次数、活动内容等情况,至今仍不甚明了,且目前尚未见有文做过系统的介绍。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研究认为,维经斯基先后共五次来华工作,其中1923年11月并未到中国来,1924年来过两次,1925年是7月份到中国来的。  相似文献   
75.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都是世界上杰出的心理学家 ,但由于其理论建立的哲学背景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及两人的研究方法不同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学术道路和学术思想。本文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与语言、儿童教育思想、研究方法四个方面 ,对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比较 ,以期更全面了解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共产国际为推进世界革命,派维经斯基前往中国开展工作。作为第一位代表俄共(布)奉命赴华的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的重要使命是了解中国国内的情况,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帮助中共做好建党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与干部准备。为此,他在1920年4月到1921年2月在华期间,积极帮助早期的中国革命者在各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俄华通讯社对十月革命进行报道,印刷出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书籍,指导各进步刊物宣传革命,创办外国语学社对进步青年进行理论教育,并从中选拔优秀者赴苏学习。等等,从而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要受一定的思想所支配。教学工作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一样,也需要受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来指导。就目前情况来讲,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更短期、更简单、更容易地达到教学目标,就离不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指导.前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所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教师在运用综合观点统一规划教学工作,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作方法,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也为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为衡量和评价教师工作质量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作为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合理地组织劳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真正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78.
从文学符号学理论建构,文学语言与情感语言、科学语言的区分,以审美规范为中心的文学史观念三个方面分析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穆卡洛夫斯基的美学思想,考察穆卡洛夫斯基以及布拉格学派与索绪尔及俄国形式主义的关系,并对其在20世纪西方美学史上的地位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79.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斯基创立了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并影响至今,但其文艺心理思想却被国内心理学界严重忽视。基于其社会文化观,重点围绕《文艺心理学》论述维果斯基的文艺心理思想,包括:文艺作品是唤起人类情感的美学符号组合;文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寓言、小说和戏剧所涉及的审美反应的分析;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净化过程所蕴含的“逆向感情”的运动。这对发展儿童审美心理的启示是:应以文学作品为文化工具,培育儿童审美感知;以文学作品为教学资源,激发儿童审美想象;以文学作品为思维训练方式,发展儿童审美情感;以文学作品传递人类经验,建构儿童审美理解。  相似文献   
80.
日尔蒙斯基是彼得堡语文学派的集大成者,在语言学、诗学、比较文学、史诗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早年的日尔蒙斯基曾同奥波亚兹的主将们一道向传统的学院派文艺学发起挑战,此后,他虽然在"手法"、"形式与内容"等问题上与奥波亚兹发生分歧,但始终能够坚持以较为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奥波亚兹,在肯定其理论贡献的同时,也对其教条主义与局限性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并最终在对形式主义的深刻反思中构建起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