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来自于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解,后者开辟了一条从《资本论》来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路径,从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正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模式以及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自律模式之外,首创了生产模式。这种生产美学思想对本雅明和伊格尔顿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主要是说在文学的继承中内容的变化是很少的,使文学获得实质性发展的是形式的不断更新,他主要从文学本质论的角度突出了形式创新的重要性.这一理论经过布莱希特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才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得到伸展和丰满.  相似文献   
23.
冲突是构成戏剧的基本因素。但是欧洲戏剧发展到现代 ,其戏剧冲突的类型、表现形式、特征及运动规律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2 0世纪德国伟大剧作家布莱希特反对传统的戏剧 ,提出了“叙述剧”理论。其戏剧冲突较传统戏剧而言最大的特点是冲突弱化和内化。布莱希特的这种编剧方式正是达到他所主张的“间离效果”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4.
《高加索灰阑记》中的"阿兹达克智断总督夫人与格鲁雪争子疑案",与圣经所载"所罗门智断二妓女争子疑案"貌合神通。圣经中的所罗门不时融入布莱希特剧作,为之注入多种圣经元素。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有助于认识所罗门政体的专制性质以及《高加索灰阑记》的某些特征。格鲁雪和西蒙对应于福音书中的马利亚和约瑟;布莱希特借其质疑血亲伦理而伸张超血亲伦理,表达了对耶稣观念的认同。如同所罗门,阿兹达克也利用一个"空位过渡期"成就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剧本的显见主题掩饰了布莱希特的深层次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25.
关于布莱希特叙事剧的重新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玉宏 《学术界》2002,(6):201-207
历来的戏剧史都认为 ,叙事剧的理论和实践代表了布莱希特戏剧艺术的最高成就。本文对此评价提出质疑 ,指出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完全服务于某种先行的思想观念 ,存在着用思想方法取代艺术方法的严重缺陷。所以 ,布莱希特的早期戏剧创作受到叙事剧理论的误导而一再陷入困境。 2 0世纪 3 0年代中期以后 ,布莱希特从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中借鉴了“陌生化”的艺术方法 ,确立了“间离效果”的戏剧表现原则 ,实际上是对叙事剧理论的反思和纠偏 ,因而取得戏剧创作的巨大成功 ,成为戏剧艺术发展史上的巨匠。  相似文献   
26.
如果仔细梳理20世纪20至40年代布莱希特和孔子及儒家的关系,便不难发现一条怀疑与褒扬交错并行的发展轨迹。20年代中叶布莱希特最早开始注意到儒家哲学作为道德和生命哲学的务实的一面。布莱希特和儒家的关系也同他与墨家的关系具有内在联系。布莱希特对孔子及其学说兴趣浓厚的集中体现则是他40年代创作的教育剧《孔夫子的一生》。通过对布莱希特近三十年吸收借鉴孔子及儒家思想主要情况的考查,我们有理由认为,孔子及儒家对布莱希特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尽管布莱希特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表现出实用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7.
继伽利略等人所开创的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启蒙运动进一步将唯理主义和科学主义变成全面统治人类生活的权威,思想界对此的反思贯穿这一过程,文学也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深思唯理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问题。本文通过释读德雷克的名著《伽利略》及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探讨唯理主义思想倾向的缺陷及脆弱性,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认为,布莱希特"史诗剧"对"叙述法"的倡导奠定了现代表现主义戏剧的基础,他的"陌生化"反写实理论,可以视为是其"叙述一表现"理论的一种延伸.但是,本文认为,布莱希特主张理性控制的"距离说"与强调激情表现的表现主义美学并不完全合拍,它与突出非理性反抗的后布莱希特表现主义戏剧亦不完全一致.布莱希特的"距离说"借鉴自狄德罗等人的理性控制理论,它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表现派","体验论"则不能简单地被称为"反表现派".此外,布莱希特强调社会反映与社会行动的戏剧功能论与突出个人表现的表现主义传统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9.
30.
20世纪60年代,在充斥着大量异质性学术话语的西方知识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左派理论在话语权的争夺中占据了阶段性优势.60年代中期的"北美学生运动"和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都不约而同得大量引用了这些理论.法国"左岸派"导演戈达尔在"五月风暴"前的几部重要作品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文艺界的实践与延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