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21.
在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新知识体系重建的过程中,汉译日本教科书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在汉译日本地理教科书的影响下,中国地理教科书开始摆脱传统舆地学,形成"旅行体"风格;历史教科书走出"朝代体",向"时代体"过渡;自然科学和其他科目大量使用汉译日本教科书;修身教育也融入了日本元素;女子教育领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立与汉译日本教科书也是分不开的,它促成了"家事"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开始;新教育学建立过程中,对比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著作和晚清教育学教科书使用状况,更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对于教育学的选择和理解.总的来看,清末至民初的教科书是一个"汉译日书的时代",汉译日本教科书为中国人自编教科书带来启发,它的兴衰历程跨越了1912年这个政治坐标.  相似文献   
122.
胡晋接认为师范教育应以培养理想师范生人格为要务,主张“村民教育”、“发展社会经济教育”、“实业教育”,积极倡导与组织“全徽教育协进社”,努力实践师范教育,成绩斐然,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了师范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了安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在论述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范生业务素质的基本内容和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培养原则、培养途径及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24.
陕甘宁边区的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的是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师范教育,对其教育宗旨、方针、学制课程、教学方法、成绩考核及组织管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5.
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普遍采取弹性开放师范教育制度。师资由“分离培养”向“统合培养”转化,师范院校也逐步超于综合化。这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师范教育也必然向这一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26.
宋代诗人陆游在谈到学诗的经验时说过“功夫在诗外”的话。同理,我们办学、办师专,功夫亦应在办师专之外。这个“之外”的功夫,就在“农”字上。就是要面向农村,研究农业,服务山乡。面向农村,讲的是指导思想和培养方向,研究农业,  相似文献   
127.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为手段的一种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方法。是训练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法。本着重介绍微格教学及在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8.
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扮演的角色,经历着一个由学生.到既是学生又是教师.再到教师的转化过程。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应当随实习生角色的转化而转变。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 ,这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师范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必须及时调整思路 ,培养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者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的要求 ,探讨师范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0.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 ,师范教育的发展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发展主要包括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四个方面。适应性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开放性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多样性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 ,师范教育必须建立具有适应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