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8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通过对师范学校大专班教学特点的分析,提出大专班英语教学中应把握的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2.
当前,师范类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毕业后将走上中小学教师岗位.师范类毕业生的情感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优秀的情感素质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因此,情感教育可谓师范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3.
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中的教训主要有:未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理论,导致师范教育行而不远;速成师范过多,影响师范教育长远发展;对基础教育研究过少.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教学;管理制度弹性过大,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反思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师范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4.
《金陵瞭望》2007,(22):66-66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江西临川人。他自取的号很多,从这些名号中.似乎能看出李瑞清人生不同时期思想轨迹:在南京时称梅庵.又号梅痴等:辛亥革命后.离开南京避居上海.自号清道人.又因斋名玉梅花庵,故再号玉梅花庵主.或玉梅花庵道人、黄龙视斋等。早年李瑞清人塾习读秦汉古文.又随伯祖父学书法,钻研六书,考览鼎彝,尤好大篆,为他辛亥革命后专攻书画奠定了扎实基础。光绪十七年(1891),以武陵籍入试,中副榜第一名。  相似文献   
175.
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变革的需求。为此,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和必须更新;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教育实践环节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176.
四川师院在为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努力挖掘潜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内部改革,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抓住基础教育高质量师资培养这个关键,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基础扎实,素质优良,技能全面,敬业精神强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7.
如何看待“低分高能型”学生是目前音乐教育值得思考的问题;真正的课堂进教学与实践统一;缩短学习与实践的周期,加快学习与实践的频率,将实践贯穿于学习过程始终成为今后音乐教育实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8.
近代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社员孔昭绶曾两度担任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他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9.
教师专业化是21世纪国际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趋向。与其它专业相比,教师专业具有"双专业性"或"边际性"的特征。教师专业化要求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我国原有的独立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已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走上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轨道。要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确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理想的"教师形象";二是确立相应于理想的"教师形象"的教师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180.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师范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趋势的影响下 ,教师教育逐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逐步接轨 ,大学的教师教育也逐步走向了与中小学相结合的道路。对此 ,我们应借鉴国内外改革的先进经验 ,在办学模式上 ,使教师职前培养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对新型教师的需要衔接起来 ,通过扩大师范专业公共教育理论课程的途径 ,实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 ,并且在教学方式和教育实践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 ,从而探索出适合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