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6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573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唐代的盛世局面孕育了士人们高度的自信与激昂豪放的情怀,但唐代士人并非一味地激昂豪放,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元的,即使是边塞诗人也不例外,在他们激昂豪放情怀的背后潜藏着一种颇为细腻内敛的婉约情怀,愁思袅袅的惜别柔情、难以割舍的故园情怀、生命易逝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2.
川端康成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从年轻时就不断地在探求佛教的真髓,并用文学形式奏响了一曲回归传统、融合自然,用宗教来医治心灵创伤的人文关怀之歌。他在自我超度的同时,也超度了众多受伤的魂灵。他的作品充满有即无,死即生的审美理念,展示了日本人的心灵世界,受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33.
34.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生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下与非人类生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生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生物的生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生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生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生情怀,能够畅叙生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生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有机交往。非人类生命的生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生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生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生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相似文献   
35.
36.
近年来,闽西的文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黄发有和马卡丹的散文叙说客家千年的历史与人文风情,项小米的小说《英雄无语》反思沉默的现代客家革命。他们共同抒说了不灭的客家情怀。  相似文献   
37.
宋元易代之际,家铉翁作为祈请使,被元朝羁縻北方十九年,南归时已年逾八十。今存其创作几乎全作于羁北期间,以抒发故乡之思、故国之念和坚守之志而深切动人,从中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其诗文多以乡国之思蕴涵黍离之悲,以前朝遗民流寓之身,亡国之恨不便于直接表达之故也。  相似文献   
38.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一位有着深切悲悯情怀的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她的悲悯情怀主要体现在贴近底层的关怀意识,对自然生命的怜惜和珍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慈悲之心和宽恕之心。这种悲悯情怀源于万物平等的自然观、对民间的朴素情感,以及以善为核心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39.
隐逸是中国自古就存在的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和政治文化传统。早期对"隐士"一词的定义是: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一定才德学识并且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疑,或疵物以激其清。"是我国隐士的隐逸情怀。可以从隐者归隐的社会状态、人文地域、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对盛唐前隐逸文化现象进行探索解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