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0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44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267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女儿的坚持     
魏英年 《金色年华》2011,(10):19-19
女儿正读初中。 这个夏天女儿忽然变得神秘起来,特别是放了暑假后,整日整El地往外跑,晚上六七点钟才回到家。  相似文献   
292.
特仑苏OMP的广告宣传曾被营销界视做经典案例,如今却成了虚假宣传的反面典型。蒙牛今天成了泥沼中的困兽。  相似文献   
293.
李尚全 《中外书摘》2009,(12):44-46
由于明开法师舍生忘死地护持和竭尽全力地工作,使今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藏经楼以佛教经典收藏丰富、善本图书保存良好而称誉海内外,为20世纪90年代创办戒幢律佛学研究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被佛教界和学术界赞誉为“冠绝东南,载誉全国”。  相似文献   
294.
中国古代历来有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早期道教的文字观和经典观主要体现在早期道教的“诵经”修道方法之中。正是通过“诵经”修道方法,早期道教把尊重和神化典籍和文字的传统推向了极至。  相似文献   
295.
希伯来文学指犹太人或以色列人用希伯来文创作的文学。1980年,朱维之先生的《希伯来文学简介》一文标志着我国新时期希伯来文学研究的起步,其后,希伯来文学书籍相继印行,研究工作渐趋深入,圣经文学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也在高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建立健全。20多年来,中国希伯来文学研究的实绩主要通过希伯来圣经文本研究、希伯来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研究,希伯来文学研究领域的理论探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学术研究中,实证考察与理论探索并举,两个方向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已有的学术基础上,学者们只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一条富于民族特色的学术创新之路,中国的希伯来文学研究必能尽快与国际接轨,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充分认可。  相似文献   
296.
297.
《文心雕龙》的经典阐释,必然会引出对古代文论经典当下处境的讨论。当下关于经典影响的焦虑,不仅是被西方文艺理论话语霸权围困笼罩的焦虑,更是今人对自己传统文论经典无法进入、无法“归家”的恐慌。《文心雕龙》成为“龙学”,本来就是知识按照力量来衡量,进而被纳入一种体系化的解释和研究洪流的结果。中西批评的参照系不同,但倘若依据共同的文本,则在阐释平台相同的前提下,无疑都会获得一种稍微深入的、中西互诠、阐释循环的妙趣,本文拟以《通变》篇为例就此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98.
碰上这样的姑娘,那可算你倒霉了……一男:我可以向你问路吗?女:到哪里?男:到你心里。女:抱歉,此路不通。二男:你的腿一定很累吧!女:为什么?  相似文献   
299.
消费社会影响着传统文艺经典的生存与呈现,在对其进行正面"利用"与呈现的同时,也在进行片面的"改写"与歪曲。传统文艺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呈现具体表现为:原汁原味地呈现,创造性的转化,借经典之名行篡改之实。正确的对待传统文艺经典的态度应该是充满敬畏,在大力弘扬与传播的同时,也要谨慎"创化",提防借经典之名行欺世盗名之实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300.
由于种种原因,红色经典剧改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模糊。通过对《沙家浜》的考察,一方面说明作为样板戏的《沙家浜》是“三突出”、“主题先行”的产物,以郭建光为中心的故事线本来就乏善可陈;一方面是要论证作为电视剧的《沙家浜》因其绝对忠实于原著,而使原来的老问题暴露无遗。这些问题既使有关红色经典如何界定、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自圆其说陷入困境,也会使以后红色经典剧的改编继续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