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32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乾隆年间,科举大小试增试五言律诗,其本意在于化繁为简,实现清朝储才与抡才的统一。然而,试律诗自上而下进入科举乡会试、学政考试的进程以及在科举场次的调整,又偏离了乾隆帝的初衷。试律诗最终定为乡会试的头场文体,与八股文并重,对清后期的选才取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唐前期科举制度的重要变革,即进士科的勃兴,对唐代及其后的古代士大夫阶级的命运乃至整个文化史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然也影响到作为士大夫阶层的文学创作.科举取士与当时的文人集团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对于唐代诗歌风格的形成和变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网络交换论中的实验大都以大学生为被试,这就可能存在本科生被试效应问题。研究本科生被试效应的进路:一是以本科生与一般成人总体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实验结果的普适性,二是复制研究。根据前者可推测出在网络交换论研究中存在大学生被试效应,将本科生置于网络交换论中的三种基本连接类型———内含式、排他式与虚无式的结构条件下进行交换,利用非本科被试复制本科生被试的实验进行最终的经验检验。复制实验结果表明,当两类被试占据强权位置时,他们在交换中所获平均资源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上的被试在交换中所得平均资源数,基本支持了网络交换论的核心命题。在所有的强权位置上,本科生被试所获平均资源数均显著大于非本科生被试,这表明本科生被试效应的存在,但这种效应仅具有强度上的、而不是方向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唐代“以诗取士”择才标准与方式的产生有其服务于文德政治的特定用意,这与统治者尊孔崇儒、认同诗歌政教功能的思想有关。通过全面考察进士科、吏部铨试、博学宏词科、制举、翰林学士院考试中的试诗现象,可以发现唐代在举士选官领域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试诗体系,它对文德政治的实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5.
二王<杂帖>口语性强,保存了六朝时期大量的口语词,极富语言研究价值.文章拈出其中的九条词语作出诠释,或可补辞书编纂之疏失.  相似文献   
136.
书帖是古代尺牍当中的重要品种,过去对书帖的赏鉴比较集中于书法,作为文辞与书法的统一体而言,书帖有着远远超乎书法之外的文学审美特性.书帖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其艺术成就的取得,在六朝之际有一个不曾被研究者注意的重要原因,这就是玄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为:崇尚简约所体现的以少总多的玄学精神;"尺牍书疏,千里面目"所传递的玄逸魅力与主体性风范;玄学方法论言意之辨在帖学中的展示与诗性精神的融会.  相似文献   
137.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强,流体流动规律复杂,使得常规的连续介质模型及相应的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研究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从储层介质和流体流动的角度,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和试井分析方面的研究现状,回顾了当前此类油藏流体流动数学模型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论述了从等效的双重介质方法、三重介质方法,推广的多重介质方法,到非连续介质方法,再到连续介质和非连续介质结合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指出双重介质、三重介质及推广的多重介质模型是目前研究和应用的主流,但是存在大的、分布相对不连续的溶洞、裂缝时,需要结合非连续介质场理论的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并考虑缝洞型油藏中溶洞内流体的真实运动规律,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138.
明代中后期的科场考试中出现了一股脱离明初官方规范的奇诡文风,表现为学臣出题割裂经书文义,士子解题掺用异说,士子作文用词艰涩.科考出题陷入困境,多元学说圆融交汇,士人崇尚晦涩的审美趣味,是这种奇诡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科举考试左右着明代士人的命运前途,经义文作为其中的一种必考文体,使士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写作训练,才能应付这种考试.而经过长期写作训练养成的习惯,势必会带到其他文体的创作中,因此,科试中的奇诡文风必然对其他文体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9.
众所周知,速度方程的确定是反应动力学的重要课题,其中的关键是确定反应级数。在确定反应级数的诸方法中,试差法长期被认为是笨拙而粗糙的方法。一些中外作者过去对试差法的评价为“方法繁杂,……不同级数往往难以区分。试差法一般适用于整数级”。“由于难于判断哪种关系图最接近于直线,因此使用试差法有很大的危险性,常常会得到错误的级数……”。然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试差法面目一新。由于计算机运算快速可靠,且避去了人工作图、二次作图,目测渎图等过程,故它比微分法,半衰期法、坡威(Powell)作图法等快速准确。微机辅助试差法将优于确定反应级数的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40.
《文选》对唐人创作的影响可从唐代试律诗窥见一斑,比勘《文苑英华》所录281题460首唐人试律诗诗题与《文选》及李善注,会有如下发现:士人以《文选》为科考范本,《文选》则是考官出题渊薮;试律以《文选》诗赋原句命题,限定了考生的写作题材、表达模式;士人作诗常借《文选》诗赋意旨,或联类比附,或借古抒怀;《文选》李善注犹如典故大全,成为诗人用典用事的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