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2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029篇
理论方法论   248篇
综合类   1534篇
社会学   254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人平等享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然而,尊严的实现在康德看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社会中得以完成的。在当今社会,社会歧视是阻碍实现平等尊严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消除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尊严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从康德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今社会歧视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对探索消除社会歧视和实现平等尊严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单纯地从经济学进路来研究派瑞斯无条件基本收入方案,仅只关注它的可行性问题而忽略可欲性问题,不仅有失于表面化而且不充分。正是在可欲性层面上,这一方案从重建资本主义合法性基础出发,构想了一个全体社会成员最大程度地真实自由的理想社会。这一理想并非一种纯粹的乌托邦,它以个体真实自由和资源平等为其哲学根据。派瑞斯无条件基本收入方案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工作权优先观念和相应实践,主张收入权优先于工作权,要求将人们从强制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全体真实自由的最大化。这既是对传统福利制度本身的批判,也是对资本主义的基石即雇佣劳动制度的批判。就其实质而言,无条件基本收入方案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怀的关于自由人的学说。  相似文献   
83.
《社科纵横》2017,(5):93-96
当今时代,女性争取平等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亢,尤其是都市白领女性,她们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都与其他人群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一部分完全具备独立条件的女性虽然处处宣扬男女平等,但是实际上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男性就应该是可以依附的对象,所以骨子里找丈夫仍想是找可以"托付终身"的庇护之所。这种心理源于女性对男性是一种归顺与服务理应获得报偿与庇护的依附心理。女性真正解放最大的障碍就是自身的这种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依附意识。  相似文献   
84.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产权获得了私法上的主体资格,导致资本的人格化、人资平等问题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是资本人格化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人资平等理论不利于商法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应确立人资区分的合理态度,避免人资混杂的现象发生,确保商主体与民事主体不发生混淆,保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建立商法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5.
为了更有效地服务于有需要的人群,更深层次地解决社会问题,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在实践本土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借鉴现代专业社会工作的经验,在社区中引入参与式治理的理念,让社区居民在专业社工的引导下,对共同关心的社区事务,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这种模式体现出的主体多元、过程开放、民主平等、协商有序、结果可控等特点,不仅是社区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更是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6.
女性是社会工作者从业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案主群体,现实中女性在社会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女性主义在我国民众中影响力有限但处在快速发展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女性案主的问题时采取女性主义视角开展工作。本文将通过详细论述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父权主义的差别,探析男女之间微妙而奇特的两性关系,以及女性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和就业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逐步发现女性主义和社会工作的契合点以及矛盾之处,使得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女性案主时,能够帮助女性正确定位,获得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87.
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88.
基于中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大样本数据,比较同工不同酬问题和职业隔离等制度性障碍在导致农民工与城镇工人间的收入不平等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们通常观察到的农民工收入低于城镇当地工人的现象主要可归因于以户口为基础的职业隔离,而非同工不同酬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直接歧视。城乡地区间不平衡的机会结构,尤其是教育机会的巨大不平等,是导致农民工与本地城镇工人职业隔离的重要原因。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把农民工与具有相似背景的城镇工人进行比较,发现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类型内的农民工收入比城镇工人低;在国有/集体企业和私有部门内,农民工的收入比相应的城镇工人的收入反而更高。这说明,要改善农民工在城镇的经济社会地位,在改善城乡间教育机会失衡状况的同时,还要消除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准入障碍,保证劳动力市场中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89.
罗伯特·达尔认为,人类在能力、优点和机会等各个方面都不可能生来平等,而教育、环境和运气则令最初的不平等更加恶化,然而追求政治平等是人们内在平等价值的要求和公民能力的体现。影响政治平等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资源、技能和动机的分配,不可复归的时间限度,政治制度的规模,市场经济的盛行,国际体系的存在以及严重危机的必然性等。达尔认为,完全的政治平等是无法获得的,政治平等的未来存在着不确定性,而朝向理想迈进的努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0.
建构一个新的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机会平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乡一体化的现有研究或采用经济学视角,或采用制度学视角,而很少采用机会平等视角。研究认为:不论是经济资源配置还是制度和政策制定,都要视对城乡机会平等的影响如何,来判断其是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机会平等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属性。当然,机会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划分为基本生存机会、中层机会和高层机会,与此同时,平等也可以划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在推进不同类型机会平等上,城乡一体化表现出不同的进度。该分析框架可以更好地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包括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