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86篇 |
免费 | 295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44篇 |
劳动科学 | 117篇 |
民族学 | 706篇 |
人才学 | 550篇 |
人口学 | 161篇 |
丛书文集 | 4792篇 |
理论方法论 | 1075篇 |
综合类 | 9487篇 |
社会学 | 1982篇 |
统计学 | 4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331篇 |
2022年 | 345篇 |
2021年 | 527篇 |
2020年 | 467篇 |
2019年 | 491篇 |
2018年 | 257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43篇 |
2015年 | 509篇 |
2014年 | 1435篇 |
2013年 | 1392篇 |
2012年 | 1472篇 |
2011年 | 1786篇 |
2010年 | 1686篇 |
2009年 | 1895篇 |
2008年 | 2184篇 |
2007年 | 1234篇 |
2006年 | 987篇 |
2005年 | 826篇 |
2004年 | 577篇 |
2003年 | 557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532篇 |
2000年 | 410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崔雯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4)
发达国家高校为保持“世界一流”教育地位,近年来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精心研究的“核心课程”方案.为使我国高教界与国际一流高教水平接轨,高校图书馆工作应更具功能性,设置“核心教材”研究室,直接服务于高等教学形式与内涵深层探讨的尖端目标,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高难制备. 相似文献
72.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设计师,他在指引中国人民向现代化进军的过程中,展示了其卓越的领导艺术和超凡的哲人魅力。他的统战理论中最显著的批判性思维特征是变通性。邓小平同志思维的变通性是他洞察当今世界风云,客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人在开发河西走廊的过程中,对该区域展开了地理与文化之话语建构,将之纳入现代国家与社会建设进程是其核心叙事.这一话语建构过程以现代疆域观念和地理知识为基础,但同时也将该区域的旧疆意象和历史话语编织到其内部.这种话语组织形式在将河西走廊的时空范畴转换到现代地理与文化层面的同时,也建构了其新的"边疆性". 相似文献
7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正确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陆婷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65-80
文章选取1992—2022年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366篇以“三线建设”和35篇以“小三线建设”为主题的文献样本,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定量与定性研究、知识图谱与口述采访等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反映了我国三线建设研究文献的基本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动向。研究发现:第一,三线建设研究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和全面发展期,逐渐成为中国当代史的热门领域;核心作者之间合作密切,尤其是已形成小三线研究的成熟团队;研究机构与主要发文期刊的分布都呈现出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原大小三线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的区域特色。第二,论题扩大化、视野更新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等是目前三线建设研究的鲜明学术特征,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第三,三线建设研究在宏观上的突破、中观上的拓宽和微观上的纵深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薄弱环节。由此可见,未来三线建设研究虽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6.
77.
78.
刘小路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5)
艺术总是摆脱不了时代的制约,波谱艺术也是如此。这个在西方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当它登陆中国大陆时,由于其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因此,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条有着"中国特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9.
高丽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55-60
扬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关键。20世纪以来中俄革命和建设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交替实践的否定之否定(1)。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采取的态度不同,导致中苏两国20世纪后期兴衰迥异。20世纪中苏两国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行进上却是两条道路交互否定的之字形。不同的是,苏联走的是“先西后东又回到西”的道路,中国则是“先东后西又回到东”的道路。两条道路的交替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东方道路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厚历史逻辑和坚实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