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9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84篇
管理学   2858篇
劳动科学   569篇
民族学   477篇
人才学   445篇
人口学   322篇
丛书文集   3730篇
理论方法论   895篇
综合类   8086篇
社会学   2334篇
统计学   3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1079篇
  2013年   1241篇
  2012年   1607篇
  2011年   2074篇
  2010年   1984篇
  2009年   2247篇
  2008年   3059篇
  2007年   2453篇
  2006年   1481篇
  2005年   89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夏商时期的和谐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控制层面、精神控制层面以及艺术审美三个层面。在制度控制层面,通过协调外交关系中的交往行为,以实现部落社会的和谐。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控制措施,通过推行荒政制度,关注弱势群体,通过控制人们物质消费的过度行为,以实现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精神控制层面,人们通过宗教信仰、道德修养以及礼乐为用等方式加强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强化个体身心修养和谐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艺术审美层面,表现为听觉与味觉审美上的和谐,表现为视觉审美中的阴阳和谐、青铜图案与建筑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命题,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如何将生态和谐现实地融入到整个社会和谐的体系之中,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民间机制尤其是环境运动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对政府机制的补充,有效地促使了生态和谐现实地融入到社会和谐的整体中。  相似文献   
993.
徐建军  肖晗 《云梦学刊》2006,27(6):129-130,159
从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建构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人生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构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绿色消费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消费模式.它不仅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体现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本质,而且还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在动力.要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95.
关心城市弱势群体,解决特定社会群体需要,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发的适合于城市中低家庭收入群体的城市经济型大众住宅,是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的一项基本内容。邯郸市凤凰花苑作为建设和谐住区的一个全新尝试,不仅做到屋美价廉、经济适用,更体现在其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上,达到人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的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96.
文章阐述了幸福理论的发展,以经济学中的快乐理论为指导,研究国民幸福指数(GNH)的细化指标之一可支配住房的用户比对国民幸福的影响.认为GNH折射出GDP价值坐标的不足,即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社会成本、社会财富的总积累、社会福利水平、人民幸福程度无法用GDP衡量,可支配住房的用户比是GNH的二级细化指标,它正向影响着GNH.因此借鉴国外及地区的做法,完善、实施我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制度,提升可支配住房用户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强调应注重大学生健康人格素质的塑造,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98.
郭廷建 《理论界》2007,1(7):4-6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论断的立论依据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该论断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及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逐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因此,该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99.
理清中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及其对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国家发展的巨大作用,探讨"和谐社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内涵,对于提高国际社会对它的认同感,发挥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杭州城西地区集教育、科研、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元素。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杭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提出了构建"和谐杭州示范区"的举措,力图探索出适合杭州城市和谐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