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4篇 |
劳动科学 | 24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13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63篇 |
理论方法论 | 50篇 |
综合类 | 1057篇 |
社会学 | 476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167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272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莫言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集,2001年著名翻译家葛浩文将其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并取得了不俗的反响.同名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译本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在文本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技巧应用以及对译作的预期接受效应操控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也为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63.
周文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57-160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们可以凭借该理论来重新审视言语幽默。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表现形式分为“拿来”型、“改装”型和“原创”型等三种。语言模因在言语幽默中的运用策略大致分为预设前提,请君入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偷梁挟柱,移花接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类别。 相似文献
65.
姚剑平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4):89-92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6.
唐榆晴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59-62
行文幽默是刘墉散文的独特品性之一,这有赖于他深得中国现代散文的传统,也有赖于他多元的文化内涵和人道的精神。自由的、宽容的、明智的态度,并通过对日常经验的个人感悟,使刘墉建立了睿智、宽厚而幽默的散文世界。 相似文献
67.
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的互渗——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5):38-41
悲喜剧因素的互渗是铁凝小说的风格特征之一。这与铁凝对幽默的独特理解有密切关系。她主要通过反讽和荒诞手法制造喜剧性效果,但在喜剧的背后却渗透着强烈的悲剧性。因此,喜剧品格和悲剧精神在铁凝小说中实现了统一。这包含了铁凝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标志着铁凝对喜剧观念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8.
张海英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89-92
沈从文讽刺作品因不同的创作时期而有两种风格: 早期诙谐幽默的和后期庄严含蓄的。从讽刺对象、讽刺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第二类讽刺作品主观性强、 悲剧意识浓郁等特点以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
王红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20-24
2009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6周年,伟人离开我们也有33年了。然而,毛泽东依然活在人民心中,特别是伟人那精彩的幽默艺术,至今依然亲切、谜人、富有生机、极具魅力。毛泽东幽默艺术,是中国幽默艺术和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矗立在中国语言艺术宝库前坪的一座丰碑。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幽默艺术,对提高人们的语言活动和艺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0.
高剑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97-99
上世纪30年代幽默文学兴起,这是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所引起的一系列骤变中的一个。作为幽默文学的倡导者,林语堂的幽默观和他的艺术观一样,都是这次骤变所产生的新质。林语堂以他的幽默、性灵和闲适著称于海内外,于是便引发了各界不同的声音。在解读林语堂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他的悠闲与幽默,其实他战斗性的一面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