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9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9篇 |
劳动科学 | 31篇 |
民族学 | 349篇 |
人才学 | 63篇 |
人口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325篇 |
理论方法论 | 114篇 |
综合类 | 1008篇 |
社会学 | 235篇 |
统计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230篇 |
2011年 | 200篇 |
2010年 | 201篇 |
2009年 | 221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94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历史故事是敦煌变文的重要题材来源,其中如《伍子胥变文》《李陵变文》《舜子变》《前汉刘家太子传(变)》等,在历史事实和史籍记载的基础上,大量融合民间传说而形成自己的故事结构与情节。仔细考察上述敦煌讲史类变文故事的核心要素,可以发现其与上古神话和古史传说的密切关系,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仪式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古代成人仪式文化对敦煌变文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仪式文化在敦煌变文传播中的潜在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欧光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3)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是水族人的信仰,水族人在长期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产活动中,创造了诸多的祭祀仪式舞蹈文化.本文通过对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过程的阐述,试图从舞蹈人类学的角度来对水族的宗教信仰、农耕文化、女性地位以及生殖崇拜等方面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46.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遍布中国本土的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区的神圣空间,于其间发生的礼拜仪式则以时间公约的形式,把宗教经典规则与穆斯林群体的宗教践履演绎成一种程式化、组织化的表达.清真寺建筑和宗教仪式以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结构,将穆斯林个人、家庭与社区这三方面联系和组织起来,有效地整合了本土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情感.文章通过对中国内陆清真寺及其礼拜仪式的现场调查和采集到的资料,初步验证了于清真寺建筑与仪式这两种伊斯兰教物象的本土表达中所揭示出的世界宗教跨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7.
仪式作为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方式之一,具有氛围、直观、群体、仿做、综合效应及教育、传承、导向、约束、激励、凝聚、辐射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仪式教育要素实施不足。应以成人意识为核心,以责任意识、敬畏意识、独立意识为其意识丛,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仪式教育所涉意识体系,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仪式教育方案,并采取领导重视、组织保障、经费落实、注重管理等措施保障其实施。 相似文献
48.
石首跳三鼓是流行于石首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丧葬仪式,其历史悠久,表演形式多样,文化功能显著,早已深深融入百姓的生活.近年来,石首跳三鼓由地方性祭祀仪式发展为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其文化传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石首跳三鼓正面临着文化空间压缩、殡葬改革冲击、市场化的局限等文化传承困境,从拓展文化空间、强化科技支撑、规范市场行为等方面,对石首跳三鼓文化可持续性传承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9.
为揭示灾害现场亲历者如何在媒介场域通过“影像文本”将“远处的灾难”的“感知物质空间”转化为大众切身体验的“共通意义空间”,探寻中介化过程中媒介叙事手法的基本机制及其价值转向,本文聚焦于重庆山火现场及土耳其地震亲历者发布的短视频在网络社交媒体“出圈”现象。灾害亲历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短视频通过内聚焦叙事与围观者跨越时空距离进行多维度的信息、情感、价值沟通,在中介化连接与扩散过程中增强“远处的灾难”的可感知度,并寻求社会性协助与支持,在媒介的纪念仪式中实现集体记忆认同的动态协商和反思性重构,由此有助于理解普罗大众“自传记忆”零碎的经验性文本自主传播进入社会公众视野,与专业媒体的职业创作共同构建“拟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0.
日食在古代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星占学中,日食是最严重的灾异之一,皇家在日食时必须进行救禳。由于预报日食的需要,古人对日食的科学认识在不断加深,天文历法不断发展且日益精密。但科学认识的进步没有消解对日食的宗教性迷信,救日仪式不仅延续到清代,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主义,它以理性服务于宗教和人事的生活目的,与神秘主义相兼容,是一种经验理性主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维,因此也就无法发展出近代科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