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89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33篇 |
劳动科学 | 283篇 |
民族学 | 731篇 |
人才学 | 1093篇 |
人口学 | 135篇 |
丛书文集 | 2866篇 |
理论方法论 | 516篇 |
综合类 | 6370篇 |
社会学 | 1415篇 |
统计学 | 9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36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182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305篇 |
2015年 | 356篇 |
2014年 | 982篇 |
2013年 | 779篇 |
2012年 | 860篇 |
2011年 | 1127篇 |
2010年 | 1102篇 |
2009年 | 1122篇 |
2008年 | 1136篇 |
2007年 | 898篇 |
2006年 | 793篇 |
2005年 | 894篇 |
2004年 | 799篇 |
2003年 | 924篇 |
2002年 | 1098篇 |
2001年 | 1350篇 |
2000年 | 1273篇 |
1999年 | 158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强和规范设计施工的项目管理,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是积极抢占设计施工市场,获取较多设计施工工作量,寻求设计施工企业的重要途径。一、外部项目开发应坚持的原则目前,设计施工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每一个项目都遇到众多的、成分复杂的竞争对手,有来自国内的,也有来自国外的;既有来自国有企业的,也有来自民营企业的。因此,在开发市场,争夺项目的过程中,应明确市场开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工作。(一)效益原则。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来展开。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从招投标到项目实… 相似文献
62.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下属的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是上海从事城市地质工作的专门机构,上海地面沉降的监测、研究、控制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63.
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相关概念内涵及研究进展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贫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提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一些思路,即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调控保障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框架确立社区居民参与的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居民的相关旅游知识及进行相关能力培训,提高非政府组织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64.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宁夏回族自治区从195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五十年风雨兼程,五十年沧桑巨变。抚今追昔,一个“一穷二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已经发展成为繁荣进步、和谐发展的新宁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50年,是宁夏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50年,是宁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50年;这50年,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实践,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光辉实践,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光辉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65.
聂应德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08-111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导形式,高校办学定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校办学定位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革新。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高师院校必须走“以师为本、综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6.
郭辉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4):44-44
当今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观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一次性教育”逐渐让位于“连续性教育或不间断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建立留住核心人才的创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引进人才不易,留住人才更难,这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近几年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聚才、育才、惜才、爱才”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内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防止核心人才流失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