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06篇
  免费   1918篇
  国内免费   279篇
管理学   19036篇
劳动科学   1225篇
民族学   2102篇
人才学   2729篇
人口学   1129篇
丛书文集   17913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3491篇
综合类   31510篇
社会学   6081篇
统计学   9784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1186篇
  2022年   912篇
  2021年   998篇
  2020年   865篇
  2019年   902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906篇
  2016年   1391篇
  2015年   1983篇
  2014年   5311篇
  2013年   4551篇
  2012年   5801篇
  2011年   6893篇
  2010年   6649篇
  2009年   7449篇
  2008年   7579篇
  2007年   5407篇
  2006年   4992篇
  2005年   5139篇
  2004年   4515篇
  2003年   4423篇
  2002年   3915篇
  2001年   4206篇
  2000年   3614篇
  1999年   1150篇
  1998年   721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455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293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902.
资源税约束垄断性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中国的资源环境情况,如果不通过资源税来防止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保护环境,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行业和提高资源效率,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保证。因此,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903.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之一,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去认识另一种事物。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济用语中隐喻使用的情况,并找出了经济用语中常见的十种概念隐喻。笔者认为考察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不仅可以辅助证明现代隐喻理论,而且对我们理解经济理论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904.
905.
《青年学研究》2004,(1):2-4
在新年之初,团省委召开这次全委会议,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团的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总结回顾2003年工作,对新的一年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很有必要。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全省各级团组织进一步把握大局,明确使命,在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实现新的作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6.
应用电子远程教育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在我国现阶段,建立电子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体系,应以有代表性的企业优质资源整合为基础,由点到面,上下结合,形成地区性,行业性以及全国性的职业资格电子远程教育体系,再立足现实,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发展我国电子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认证。  相似文献   
907.
亚历山大·赫兹伯格在《哲学家的心理》一书中搜集了有关30位世界著名哲学家的私人生活资料,研究发现,他们大多数在个人生活上都不顺畅,经济困顿、婚姻不幸、事业不顺。其中15人根本没有结婚,6人结婚的时间很短,4人结婚后很不幸福,2人和配偶离异。婚姻生活如此,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亦很糟糕。如果说哲学家沉醉于个人世界中,热哀于深思玄想而忽略了尘世具体的生活,哲学家们在拒绝尘世的同时尘世也拒绝了他们,那么社会学家的生活和命运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908.
杨祥楠 《城市》2007,(4):65-66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也使城市面貌得以迅速改观.  相似文献   
909.
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性分析,建立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在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模型,以实现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的设想。  相似文献   
910.
国家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国家长期连续推出创新性技术的能力,它取决于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科技与产业部门联系的质量和国际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产出指标取得了近乎指数型增长的成就,但创新产出的质量尚有待于提高.就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看,中国在科技人力资源等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有明显优势,并具有较高的吸收国际技术溢出能力,但是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还存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支撑不够等缺陷,科技与产业部门联系的质量不高也是制约中国创新能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