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己之想     
陈凤楼 《金陵瞭望》2005,(21):51-51
市民有目共睹“十运”极大地改变了南京。单说我家门口的全民健身点上,场地重新铺砌、运动器械全部更新;近旁一段城墙根下,拆违建起了绿茵茵的大草坪。凡此落实到百姓身边的“小项目”出新,差不多发生在南京的每个角落。城市悄悄扮靓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在不经意中得到改善和影响。诚然,比起那些万人瞩目的重点工程和热闹场面,它们是不起眼的。但“润物细无声”,惠民利民更直接。  相似文献   
82.
本文较详尽地比较分析了30年代穆时英与80年代王蒙在创作上特别是在借鉴运用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上的异同,总结了他们各自的教训与经验,并探讨了造成这些教训与经验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3.
苏联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苏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对我国影响的历史,并不会随之消失。面对我国农村正在兴起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如何推动其健康发展,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开展对中苏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异同关系的比较的研究,比如两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过程,为什么都在急速中完成;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较顺利且农业生产在发展,苏联则经历了动荡且农业生产在下降;两国存在相同弊端的缘由等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4.
张承平  万伟珊 《船山学刊》2002,(3):134-136,141
马丁·路德(MartinLuthet,1483--1546年)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著名领袖、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圣经》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马丁·路德在翻译理论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三,即:翻译必须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翻译必须遵循七原则。其中,翻译的七原则指的是与翻译技巧有关的七条细则。玄奘(约600-664年),通称“三藏法师”,是中国唐代著名高僧、佛教学者和旅行家,也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  相似文献   
85.
“灰姑娘”这一母题属于世界范围的共通母题,以“灰姑娘”为母题的故事数量繁多。而《落洼物语》和《叶限》则分别是日本版和中国版的“灰姑娘”。两作品在同一母题下,在文化、社会背景和内容方面既表现出某些相同之处,也呈现出诸多相异之处。从上述两方面出发对两作品进行对比考察可以加深对两部作品理解的同时也究明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界定科学与宗教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二者的诸多差异(立足基础、价值关涉、真理属性、运用方法、介入方式、社会功能)和相同之处,进而论述了科学家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本文主要致力于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研究,着重于其在汉英词典内外翻译策略的不同。在一系列对比研究基础上,希望能够对文化译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8.
外来语是指从外国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也叫借词。当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汉语和日语也都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语。本文将对中日外来语的吸收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其分为音译和意译两大类。汉语外来语的吸收方式以意译为主,而日语外来语的吸收方式则以音译为主。此外,本文还从文字特性、民族心理特性对导致中日外来语吸收方式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9.
90.
东西方礼仪的伦理基础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礼仪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伦理基础的差异。文章着重对其伦理基础相似、形式特征各异,以及伦理基础各异、形式特征异同的部分进行比较,从而使我们了解那些礼仅从其伦理基础和实践形式,是值得今天借鉴和有利于促进国际交往的,而有些礼仪形式,我们却是不能苟同,并且要明确加以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