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马千里 《社区》2011,(30):26-27
湖南省澧县澧阳镇,位于洞庭湖西,澧水下游,是湘西北通往鄂、川、黔、渝的重镇。近几年来,这里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和宾馆酒店越来越多,农民工进城的也不少。目前,城区面积已经达到20余平方公里,人口已达到23万,社区也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5个。  相似文献   
42.
河南许昌市公路管理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密联系许昌公路实际.以“团结、爱路、拼搏、服务”的许昌公路精神,实施大建设、启动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实现大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政治动员.经济补偿.行政干预,多方支援”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双十六字”方针,加大提高引资力度.  相似文献   
43.
《江西社会科学》2017,(6):86-95
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技术、资本等正溢出效应的一般性结论,使得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引资手段吸引FDI进驻。本文选取2005-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引资优惠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并对苏南和苏北地区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发现,经济、交通和财政分权是影响苏南地区FDI规模的主要因素,而经济、交通、地价和环境规制是影响苏北地区FDI规模的主要因素。导致两个地区FDI规模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苏南地区经济和交通显著优于苏北地区,这使得即使有更高的地价成本和环境成本,外商企业也会因为更高的利益而向苏南区域进驻。结果表明,政府间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取各种引资优惠政策来吸引FDI的手段是存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巨大,但外资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且呈现出区位转移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分布的现状,找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转移的因素,包括入世保护期结束的新变化、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由集聚走向外溢、外资产业价值链的调整以及产业转移推动外资的区位转移。并对吉林省加快引进外资提出了加强服务业外资的引进、以东北亚合作为基础重点吸引日韩资金、发挥优势产业的引资能力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本文基于1984-2009年的我国省际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分解、计量模型回归、完全信息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转移和就业差异的关系及促进就业和谐的公共政策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984-2009年我国三大地区的FDI与就业的区域分布差异T总平均值分别为0.9911、0.397811,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是64.84%、66.94%;对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回归分析发现,FDI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究其关联机理,囿于传统制度缺陷,各地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下,会陷入引资政策博弈的“囚徒困境”,导致区域间就业转移、就业差异和就业失衡.因此,应通过政策制定参与主体多元化、执行监督过程的透明化、效果评价的价值取向长远化和科学化的公共政策创新和选择,实现引资和就业在效率与公平上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6.
文章借助博弈理论中的斯坦克尔伯格寡头竞争模型并将内外资企业扩展进行博弈分析,结果显示,在吸引外资的时既要注意引资对象的选择,又要适时的对本土企业给予扶持,同时对外资企业要适当征税或者即使给予有限度的优惠。  相似文献   
47.
外资流入陷阱产业效应与政府引资行为扭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是属于数量扩张型的 ,总体上表现为利用外资规模较大 ,但技术含量不高 ,产业层次较低。在短缺经济时代这种利用外资方式有一定合意性。但是随着过剩经济出现与产业结构战略转型 ,必然要与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点的利用外资方式产生较大的冲突与矛盾 ,造成外资流入陷阱 ,这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与同构化的重要诱因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引资行为扭曲。  相似文献   
48.
谭晶 《学术交流》2002,(4):44-49
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首选战略。伴随着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方式呈现出从接受外援或举借外债,到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然后转向引进国际证券投资的变化轨迹。这一演变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资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点。中国的引资方式也毫不例外,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向利用外资证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9.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布置产业链,以充分利用各国的要素优势,即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全球化。产业全球化与产业集群并行不悖,皆为2 1世纪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要素国际流动条件下,利用价值链引资,发展产业集群是南京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我们苏州市侨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侨务工作优势,积极开展引智引资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苏州市成为全国地级市首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引智引资重点联系单位",荣获"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两次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苏州市商务工作(外向型经济)先进单位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作,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