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24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朱熹、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时,在7天内写作唱酬诗149首,编为《南岳唱酬集》。张栻的《南岳唱酬序》以“序”为名,实则记述了游玩经过,被后人视为山水游记的名篇。之后,朱熹写作《南岳游山后记》,以“记”为名,实则借临别赠诗一事叙述了自己对于作诗的看法。细读南岳唱酬组诗、《南岳唱酬序》与《南岳游山后记》,可以看出山水文与山水诗在叙述同一活动时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观察到理学家面对优美山水时想要作诗却唯恐玩物丧志的纠结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852.
民国初期,张謇鉴于苏北水利废弛、经济萧条而导淮一时难以成功,提议于串场河以东开凿一条与之平行的串场大河,并辅以相应的闸坝河堤工程,藉以改善苏北的水利、交通状况,助力滨海垦殖开发,缓解苏北社会困境。为此,张謇主持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计划,并予以积极推动。民国十年,该计划得到政府允准,更名为“新运河”。然而直至张謇去世,新运河工程除勘测外,未能实际展开。其原因除时局动荡外,一则在于苏北内部利益诉求的差异,一则在于政府不任其事,款项难筹。相较于前者,后者才是该计划夭折的主因。开挖新运河的倡议与实践,一方面彰显出张謇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和勇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民国时期实业家的处世困境。  相似文献   
853.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其中农工商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兴农、科教兴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规模耕作,利用外资发展农业等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54.
壮学是以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系统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张声震与壮学研究结缘,是从1985年从事整理民族古籍事业起。二十多年来,在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整理民族古籍、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中,张声震尽其所能致力于壮学研究推广和发展,他从整理各种典籍资料中,发现了壮族许许多多的古老的原生态文化的存在;在对其特性的认知和研究中,找到了壮族社会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便是壮学建立的基石,是壮学丛书各种专著研究成果的依据,在进一步研究中,也逐渐形成了壮学基本观点和理论,并从中发现了某些规律。张声震是壮学理论体系重要建构者——壮学不能没有张老,张老离不开壮学。  相似文献   
855.
1997年,张声震提出要构建壮学理论体系。此后,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入有政府支持、有组织、有规划地迅速发展时期。张声震因团结一大批的壮学学者、主编《壮学丛书》和对壮学的高瞻远瞩,逐渐成为壮学的旗帜和灵魂。今后壮学理论体系还可以在个案研究、信息平台、服务社会、国外合作等方面继续拓展。  相似文献   
856.
关于张謇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人们是没有怀疑的,且已有不少文章论及。至于张謇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至今仍未有文章加以论述,也许人们是不敢想象的。然而,笔者通过对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以为,张謇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57.
孙儆在南通的业绩规模不可与张謇相比,尤其他离开南通很久,所以很多人至今对孙做不甚了解。其实,孙儆在金沙一带办教育及地方事业很有贡献,金沙一带的后人一直对孙儆怀有感激之情,“金沙的张謇”的褒奖传扬至今。孙儆集经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甲骨文学家于一身。本文试就孙儆和张謇的爱国观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58.
江西诗派标举祖述杜甫,张戒便尊杜以抑黄。尊杜则美其为代圣人立言。抑黄数端为喜用俗语但费安排,不如杜甫自胸中流出而自然;学杜甫只专注于其诗格律,未求得其精髓;用事押韵登峰造极,失诗言志之本;专以补缀奇字,败坏了诗风;韵度矜持、冶容太甚,是邪思之尤者。论诗尚情、意、味、韵、气,提出自然成诗之说;反对以书本材料为诗,反对预设法式。对张戒以上观点,本论一一作了辩证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59.
《四部丛刊》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先后出了《初编》、《续编》和《三编》,共收入我国经典古籍代表著作504部、3100余册。按照原先计划,还将推出《四编》、《五编》,由于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再遭浩劫,计划随之流产。而拟议中的《四部丛刊四编》、《五编》要收录哪一些书,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60.
1927年10月17日,五条大汉持枪闯进上海极司菲尔路(现名万航渡路)的一处民居,绑架了正在吃晚饭的张元济。绑匪索价30万元。有一个绑匪看见张元济穿的毛衣上面有一个破洞,觉得很奇怪,就问:你这么有钱的人也穿破衣服呀。张元济真的不是有钱人,被绑架后,全家变卖了股票、首饰,仅凑足5000元,绑匪的赎金从30万元降到15万元,再降到10万元、5万元、3万元,6日后只好以1万元放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