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524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61.
朱熹、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衡山时,在7天内写作唱酬诗149首,编为《南岳唱酬集》。张栻的《南岳唱酬序》以“序”为名,实则记述了游玩经过,被后人视为山水游记的名篇。之后,朱熹写作《南岳游山后记》,以“记”为名,实则借临别赠诗一事叙述了自己对于作诗的看法。细读南岳唱酬组诗、《南岳唱酬序》与《南岳游山后记》,可以看出山水文与山水诗在叙述同一活动时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观察到理学家面对优美山水时想要作诗却唯恐玩物丧志的纠结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862.
民国初期,张謇鉴于苏北水利废弛、经济萧条而导淮一时难以成功,提议于串场河以东开凿一条与之平行的串场大河,并辅以相应的闸坝河堤工程,藉以改善苏北的水利、交通状况,助力滨海垦殖开发,缓解苏北社会困境。为此,张謇主持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计划,并予以积极推动。民国十年,该计划得到政府允准,更名为“新运河”。然而直至张謇去世,新运河工程除勘测外,未能实际展开。其原因除时局动荡外,一则在于苏北内部利益诉求的差异,一则在于政府不任其事,款项难筹。相较于前者,后者才是该计划夭折的主因。开挖新运河的倡议与实践,一方面彰显出张謇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和勇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民国时期实业家的处世困境。  相似文献   
863.
《四部丛刊》是民国时期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先后出了《初编》、《续编》和《三编》,共收入我国经典古籍代表著作504部、3100余册。按照原先计划,还将推出《四编》、《五编》,由于抗战爆发,商务印书馆再遭浩劫,计划随之流产。而拟议中的《四部丛刊四编》、《五编》要收录哪一些书,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64.
1927年10月17日,五条大汉持枪闯进上海极司菲尔路(现名万航渡路)的一处民居,绑架了正在吃晚饭的张元济。绑匪索价30万元。有一个绑匪看见张元济穿的毛衣上面有一个破洞,觉得很奇怪,就问:你这么有钱的人也穿破衣服呀。张元济真的不是有钱人,被绑架后,全家变卖了股票、首饰,仅凑足5000元,绑匪的赎金从30万元降到15万元,再降到10万元、5万元、3万元,6日后只好以1万元放人。  相似文献   
865.
一、张謇和陶行知生平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他大力办实业,兴教育,对中国工业、农业、教育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毛泽东说中国近代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实,张謇办实业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他提出了“父实业、母教育”,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实业”以及“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主张,  相似文献   
866.
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改革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其中农工商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才兴农、科教兴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规模耕作,利用外资发展农业等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时下的新农村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67.
江西诗派标举祖述杜甫,张戒便尊杜以抑黄。尊杜则美其为代圣人立言。抑黄数端为喜用俗语但费安排,不如杜甫自胸中流出而自然;学杜甫只专注于其诗格律,未求得其精髓;用事押韵登峰造极,失诗言志之本;专以补缀奇字,败坏了诗风;韵度矜持、冶容太甚,是邪思之尤者。论诗尚情、意、味、韵、气,提出自然成诗之说;反对以书本材料为诗,反对预设法式。对张戒以上观点,本论一一作了辩证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68.
孙儆在南通的业绩规模不可与张謇相比,尤其他离开南通很久,所以很多人至今对孙做不甚了解。其实,孙儆在金沙一带办教育及地方事业很有贡献,金沙一带的后人一直对孙儆怀有感激之情,“金沙的张謇”的褒奖传扬至今。孙儆集经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及甲骨文学家于一身。本文试就孙儆和张謇的爱国观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869.
关于张謇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人们是没有怀疑的,且已有不少文章论及。至于张謇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如何,至今仍未有文章加以论述,也许人们是不敢想象的。然而,笔者通过对张謇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初步研究以为,张謇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开拓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870.
张謇任用吴寄尘担任作为大生集团“神经中枢”的大生沪事务所(前身为大生沪帐房)的负责人.在此后十多年中,他们共谋大生发展.并在共同的事业中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结成同甘苦共患难的忘年之交.在大生集团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段充满时代精神与人格魅力的友谊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