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2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41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664篇
理论方法论   357篇
综合类   4303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371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政策经历了初创起步、推进发展、稳步延伸和调适深化四个发展阶段。在演进逻辑上,凸显出国家需求与市场诉求的权衡性、培养目标注重个人成就与社会发展价值的双维导向、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趋向质量和效益二维共进等特征。研究生培养政策是个动态发展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应在政策制定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政策目标的价值导向、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价及保障决策等方面作出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2.
在多重制度逻辑情境下,企业和工会通过整合双方目标和力量形成了逻辑关联与制衡,使得企业—工会伙伴关系呈现"矛盾中的平衡"的特征.基于"分类—注意力"的运行逻辑,企业和工会在企业利益导向、工会地位导向和关系协调导向下进行互动与融合,并建立起优势互补、动态制约的新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合作共赢.企业和工会通过愿景共建、双向沟通进行多重制度逻辑的整合,并通过监督约束、协商谈判机制进行动态适应,进而实现企业—工会伙伴关系的持续价值增益和惯例更新.为构建灵活、动态和高效的企业—工会伙伴关系,政府应引导和塑造企业—工会伙伴关系建设的共同愿景,赋予企业和工会等主体更充分的政策空间和制度弹性;企业主动认同和接纳工会,并为工会参与企业管理提供行动配合和资源支持;工会与企业、员工等不同主体进行互动时应进行整体利益的协调,寻求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3.
114.
鲁阳 《经理人》2014,(7):72-72
正资本流向哪里?VC、PE偏爱抢滩摸得着利润的企业,银行盯着大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项目,融资难摆在明处、老生常谈,却又无能为力。大多中小微企业在"等风来"的日子里,默默致力做足技术、团队和市场,以待风来时"扶摇直上"。现实是只有少数等来了风。不能要求初创项目有足够的担保物,哪怕是知识产权,否则就非初创;也不能指望银行不"嫌贫爱富",资本的逐利性让银行将最大限度盈利与资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15.
以资本地缘性积累与区域性集中为前提的西方现代城市化进程,其政治格局的建构必然服从资本逻辑的空间性规划。故而,用于维系城市生活正常运转的社会正义法则,将成为推动资本实现地理性最优配置并攫取最大利益的制度性手段。鉴于此,大卫·哈维立足于城市内差异性分布的不同群体在空间定位层面的冲突、城际间因资源恶性竞争而造成的政治张力以及国家机构之于城市总体发展趋势的负面效应,以及三者同资本空间性生产与分配间的对应关系,深刻剖析了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城市化浪潮中,社会正义失范的内在病灶。并指出,其实质毋宁是以资本“物”的尺度为出发点,而营造的城市空间图景,将资本循环的一元霸权凌驾于社会群体的多元诉求之上,从而使原本属人的正义概念异化为资本积累的空间性策略。如此一来,具有普适意义的正义准则就囿于资本逻辑的狭隘限度当中,并于地理学维度成为钳制个体享有平等政治经济权利的直接诱因。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会计概念体系方法的分析论述,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利弊及关联性,对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基本标准和现实选择,提出了将会计对象作为会计概念体系的起点,运用形式逻辑理论知识进行推演,并采用矛盾分析法加以分析的方法可以作为会计概念体系构建的现实选择.同时,对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7.
杜静元 《城市观察》2014,(4):157-165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和问题面前,我们如何通过对我国社会治理状况的深入分析,深化对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隧道效应"出发,将其引入到社会治理的研究中来,分析"隧道效应"发生背后的文化逻辑,并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正的隧道效应是否可以持续及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以洪谦先生逻辑经验论立场和言论对当今活跃在美学界的后实践派(超越说、生命说、体验说)进行检讨,可以见出这些流派并没有很好回应洪谦先生的发难,只是旧玄学的某种变种。然而,中国美学要前行则必须正面回应洪谦先生的问题。惟其如此,才可能形成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9.
120.
日本“印太战略”是依据日本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和地缘政治现实制定的,目的是对冲和制衡中国在印太地区影响的扩展,以维护当前有利于日本的国际秩序,进而实现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印太战略”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主要依托“四国安全对话机制”,以构建地区同盟架构的方式,逐步实现日本的地缘战略。这既是当前东亚地缘政治的现实,也是日本作为海洋型国家的战略选择。但是,由于合作国家的战略偏好和地缘利益的差异以及中国周边外交的成功实施,特别是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从不同的层面制约日本“印太战略”的实施。日本“印太战略”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针对性措施,对中国地区利益的影响较为广泛,中国应从战略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