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73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99篇 |
劳动科学 | 82篇 |
民族学 | 321篇 |
人才学 | 319篇 |
人口学 | 63篇 |
丛书文集 | 4349篇 |
理论方法论 | 825篇 |
综合类 | 7748篇 |
社会学 | 2042篇 |
统计学 | 1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95篇 |
2022年 | 224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275篇 |
2019年 | 282篇 |
2018年 | 148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477篇 |
2014年 | 1126篇 |
2013年 | 1089篇 |
2012年 | 1103篇 |
2011年 | 1258篇 |
2010年 | 1335篇 |
2009年 | 1188篇 |
2008年 | 1337篇 |
2007年 | 1185篇 |
2006年 | 1037篇 |
2005年 | 854篇 |
2004年 | 600篇 |
2003年 | 425篇 |
2002年 | 523篇 |
2001年 | 462篇 |
2000年 | 563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当代老年》作为全省唯一的老干部工作期刊,彰显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工作和老年群体服务的宗旨.,形成了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独具特色的办刊风格,已成为宣传中央、省委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交流老干部工作经验,总结老同志发挥作用先进典型的窗口,成为老干部学习政策理论,宣传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传播养生保健知识的教材, 相似文献
53.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6)
中国目前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其中"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两种模式的背景、特点和产权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点,从它们的不同点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正确的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4.
55.
陈为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6-10
以新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分析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是一个新的视域。转型时期我国当代城市的空间生产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为资本、技术——工业理性刺激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出现环境污染、建设破坏、文化破坏等社会问题,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不同社会群体对空间的角逐过程和结果,反映着政府、公共领域与个人的边界。城市空间的生产能动地、全面地反映着资本、权力、财富、社会地位、利益等社会关系的生产。 相似文献
56.
董秀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女性诗歌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躯体写作后,90年代转向了语言写作。90年代以来,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对诗歌认识的改变,女性诗人不仅以诗歌的姿态表述自己,而且以具有女性主体性的"人"的立场进入诗歌,聆听和感受世界,既不放弃性别立场,又不放弃艺术价值,使女性诗歌达到人文价值与诗性价值合一的高度。90年代女性诗歌的语言写作,使女诗人以独立的女性话语与充分女性化的写作策略,实现了女性世界的完全自立和性别表达,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从而实现了女性诗歌写作的"宁静的丰收"。女性诗歌从此走上包含性别但又超越性别的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7.
蒋小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伯明翰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尤其以冶金材料、医学、社会学等学科见长,学校从建立之日其就定位在国际视野上,制定并实行国际化的战略纲领,向国际化的教员、国际化的学生、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项目等各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58.
征信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并将其纳入重要日程。但从法制建设和行业规范方面,我国征信业发展仍比较缓慢。这就需要政府从制度上、管理上给予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推动征信业向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透明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
孟繁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3):44-46
"启示"一词只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一次,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评论华兹华斯诗歌与诗学的关键词.纵观华兹华斯的批评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批评者针对华兹华斯"序曲"对"启示"一词的阐释是建立在一种"末世论"的认识基础上的.本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文本与历史的汇合,是在一种个人化的情境中实现的"神启".它是个体的而不是普遍的;是在回忆中的理解,而不是预见.更为重要的是,华兹华斯将"启示"中"末世论"的"普适性"和"回忆中的个体性"与他的诗歌标准相类比.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非暴力.非"末世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