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1932篇
劳动科学   164篇
民族学   174篇
人才学   420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1716篇
理论方法论   356篇
综合类   3689篇
社会学   928篇
统计学   1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393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一些企业进行的“减员增效”类型的人事制度举措,本文结合实际,对减员能否增加效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深化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的内容,提出了减员增效的战略(长远)思考。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从医院的公益性以及建设工程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实行代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就医院建设工程实行代建制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
内部审计应该以评价职能为主,监督和鉴证为辅;把绩效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中心内容;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状况,内部审计人员应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  相似文献   
74.
对提高多校区教学管理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高校实质性融合,真正打破“区域”界限,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提高多校区教学管理效益和质量,这对于合并组建的新校来说,是需要正视和面临的现实;本文从并校后多校区教学管理的实际出发,就目前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建立符合多校区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行机制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对毕业生就业客观上有它的积极作用和它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的消除要求政府功能和市场制度的完善;负面影响的消除还要求高校内部的改革及就业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6.
石化企业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如何完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腐败行为发生,全面推进企业工作和企业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前,90后大学生的表现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频频报道的90后学生因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方面受挫等做出的极端事件,让人深思。家庭社会因素、不良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个体自身因素是造成90后大学生受挫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改革教育体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提高90后学生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78.
私有财产权法律保障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命题。由于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不单纯是民法的问题 ,而首先是一个宪法问题。本文从宪政的视角 ,分析了现行宪法和法律在私有财产保护上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私人财产法律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9.
高校学生考试机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生考试机制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它对高校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探索创建科学、合理的考试机制 ,能转变师生教学观念 ,促动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0.
自恋情结与当前的中国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中的自恋已有所表现,且逐渐形成一种自恋情结。当下中国文学的自恋情结主要表现为身体自恋、精神自恋、自我迷恋与叙事自恋四种形态。这种新型自恋叙事伦理的产生,有其文化语境变迁、作家主体性嬗变等主客观因素。作为当下中国文学的重要现象,自恋情结给文学发展造成了明显的障碍和伤害,成为许多作家创作的瓶颈;作品独立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深度和崇高感在作家心目中日益坍塌,文学的想象空间愈加逼仄,文学面临着创造力匮乏的危机。自恋的膨胀还使文学丧失了真诚,虚伪和矫饰横行,带来了病态的叙述、语言和浮躁喧哗的文风,并进而造成了文学生态的混乱。可见,只有自觉调整自恋心态,才能有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这既需要作家自身的调整与提升,又有赖于整个社会、文化、文学和制度生态的多元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