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08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967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3 毫秒
51.
上博楚简《凡物流形》记载了九个闻之曰,借助前人之言或经典之言,通过对道、一、心的阐述,试图对世间万物的存在原理作出解答,并以此指导政治行动。此文可以分作上下两篇,上篇为前三章,重在提问,下篇为后六章,重在回答。《凡物流形》的文本是一个松散的结构,是作者出于某种需要,把相关的内容集合到了一起。思想均非原创,其知识背景、语言特征和《管子》四篇尤其是《内业》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52.
楷书中的改形字是汉字中因文字孳乳渐多而采用的因利乘便的造字方法。它既非独体字,亦非合体字;既不能归为表意字,亦不能归为表音或兼表音意字。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改形字的特点,汉字采用改形分化方式的原因及其状况。  相似文献   
53.
许渊冲在汉语诗词外译的实践中认识到,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各有劣势、等势和优势,因此在翻译中可运用浅化、等化、深化手段,力求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上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从而使译者本人和读者都能知之、好之、乐之.这五个三,加上以诗译诗等原则,构成了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体系,而意美、音美、形美实为该体系的核心.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既来源于实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在汉语诗词外译中也一直以一贯之.  相似文献   
54.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企业对外推介的英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中西方民族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不同,企业对外推介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英汉语的两大差异造成的:首先,形合、意合的区别,汉语重形合而英语重意合;其次中英修辞习惯的差异,英文讲究直白简洁,中文讲究雅,修饰语较多.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探讨上述差异对企业对外推介英译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5.
省略衔接是五种衔接方式中重要的一种,在英语、汉语中的使用都十分广泛。英语形合及汉语意合的特点使得英语、汉语中的省略衔接也有诸多不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目的语中省略衔接的特点,增补或删减一些成分,再现译文中的语义连贯。  相似文献   
56.
57.
"形神"理论最早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哲学问题,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和随之而来的玄学思想深化了这一理论,并使之具有了美学意味,进而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形神"理论的这种演进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转换过程,并且具有明显的逻辑痕迹,因此,对这一过程作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的特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8.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其独到的艺术构思,优美的意境,清雅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深妙的哲理,登上了初唐诗歌艺术的顶峰。作为一篇几近完美之作,它如一轮明月照彻亘古的诗河。  相似文献   
59.
形合、意合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组织手段,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文章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成因以及它们在词语的语法形式、句子成分和篇章结构方面的表现揭示出一些对翻译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60.
从体用的角度考察气可知、可说的问题,在现代知识语境中,涉及到对认识论、知识论及形上学的认识问题。我们通过对中西形而上学思想的研究,旨在探讨气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问题,以及从整体性把握气学思维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