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697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73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而上学”,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错误的、乃至反动的思维方式,是一切“左”、“右”倾错误思想和政策失误的方法论根源。这种认识并不符合恩格斯的本意,是对“形而上学”片面的“错认”。实际上,作为宇宙观的“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不同的,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辩证思维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不仅在近代西方发挥了革命性的进步作用,而且在今日中国的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92.
终极关怀与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性关怀,规定了西方传统哲学探寻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主题,产生了本体论、知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追求,形成了贯穿西方哲学史的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和追求真善美统一与自由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3.
文章分析老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论根源,虚无主义的表现以及对历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着重探讨了老子产生文化虚无主义的认识根源,指出,由于不能区分感性经验世界与人文精神世界的不同,从而把从感性经验角度而言是“无”的道,推广到了人文领域,造成了老子认为人文领域也应为“无”。文章从“对知识的否定”,“对物质文明的抛弃”,尤其是“对道德的批判”这几方面探讨了老子文化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并进一步具体分析了造成这些表现的原由。文章最后指出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作用大于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94.
实在论的“无奇迹论证”把真理当做对科学成功的说明,但无论采取严格意义上的“真”还是宽松意义上的“似真”,历史表明真理与科学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分析表明,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对理论成功提供的说明要么是同义反复,要么就是不可避免地滑向实在论的说明,因此真理或近似为真成了理论成功惟一可以称得上自然的终极说明。但接受这种说明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修改对真理的传统定义,并采取对科学的信任态度。  相似文献   
195.
实在论解释与语义学解释争论的焦点是 :语言与世界孰先孰后 ?前者的论点是 :世界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实在 ,我们依照世界的组成与结构为其制造图象 ;后者则主张 :我们是根据我们实际使用的语言的终极要素及结构而推知世界必然具有的终极要素及结构的。本文力图表明 :由于维特根斯坦不再将哲学看作一种理论 ,而是看作对思想进行逻辑阐明的活动 ,所以他关于语言与世界关系的论述实际上已超越了关于这一问题的传统争论。因此 ,上述的两种解释之争完全可以在一种更大的背景下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96.
长期倍受西方语言哲学家关注的意义理论在现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科学兴起的当今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分期,语言意义理论也经历了由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哲学阶段的演变。近期,西方语言哲学更是以蒯因的现代经验主义、乔姆斯基的意义内在论、戴维森的真理论意义理论和韩礼德的意义进化理论等为代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97.
本文依据辩证法和系统论将物质客体的性质划分为内在性质和关系性质,并将这种划分推广于物质世界,将它的性质划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认为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划分对于讨论量子力学哲学有重大意义。爱因斯坦的实在论强调内在性质,是实体实在论,玻尔的实在论则是关系实在论。他们之间的分歧还在于没有认识量子世界与宏观世界在实在性上的区别。本文作者提出多层次物质观和多角度的科学实在论,同时承认量子世界、经典世界、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和理论世界,并强调它们在实在性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8.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和其哲学理念来看,马克思哲学有三大主题,即理性形而上学的终结和哲学的历史实现、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批判分析方法、走向自由历史。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终结了传统哲学中理性自律的形而上学,强调哲学在历史中的实现,将哲学批判推进到历史批判。在这一哲学转向中,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分析,构成了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的核心主题。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分析中,马克思要揭示的是资本运行中的内在矛盾以及人们如何从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自由历史,只有这时,属人的历史才得以真正地展开。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指归。马克思哲学的三大主题,既体现了对传统思想的深层透视,又体现了对现实资本主义历史的批判反省,是我们透视当下社会与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9.
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科学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醒民 《学术界》2008,5(2):15-34
科学需要言明的或未言明的预设,在科学中确实也存在这样的预设.本文论述了数种类型的科学预设:科学世界观、科学信念、科学传统、科学方法、科学基旨和指导原则等.最后围绕"科学预设为真吗?"和科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0.
大众文化中的“形而上学”,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错误的乃至反动的思维方式,是一切“左”、右倾错误思想和政策失误的方法论根源。这种认识并不符合恩格斯的本意,是对“形而上学”片面的“错认”。实际上,作为宇宙观的“形而上学”与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不同的,作为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是辩证思维不可或缺的基础。它不仅在近代西方发挥了革命性的进步作用,而且在今日中国的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