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蜀汉镇戍都督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鹤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6)
蜀汉镇戍都督是在刘备平定益州后普遍设置的。当时没有汉中都督、降都督、永安都督、江州都督。由于设置了这些镇戍都督,便在蜀汉国家的南方、北方、东方构成了比较稳固的防卫体系。这种镇戍都督是具有中央兼地方双重特征的军事官员。他以所任将军职作为等级划分的标准。镇戍都督“假节”是为了加重其地位。他统率的是国家镇戍军队。镇戍都督设置后,蜀汉国家在防卫曹魏和孙吴方面,具有了稳固的防御能力,同时,也是蜀汉对曹魏进攻作战的保证。并且,南中少数民族地区成为蜀汉政权的可靠后方,也与镇戍都督的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43.
王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11-117
军队和军权是政权的基石。如何合理地管理军队和分配军权 ,是一个政权能否稳定的关键。魏晋两朝的军事领导体制大致相同 ,但两个政权的成败走向却迥然有别 ,这与两朝在相同的军事领导体制下对军队和军权采取不同的管理分配方式有关。魏政权行都督之制授权地方 ,建军司作有力监督 ,置中军居中威慑 ,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和朝政的稳定。西晋政权以都督授宗王 ,以封地就督区 ,罢州兵 ,弱中军 ,从而使刚刚取得统一的政权不久而亡 相似文献
44.
一阎锡山南返山西不久,得益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极力争取,同时他本人也派人往返北京向袁输诚,最终登上了山西省都督的宝座。但凡统治者的驭人之术和极权本性相去不远。阎锡山一旦大权在握,便培植亲党,排斥异己,一向以革命进步标榜的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权益, 相似文献
45.
卷四<齐本纪上> "(永明三年)八月……乙巳,以行宕昌王梁弥颉为河、凉二州刺史,封陇西公、宕昌王."(中华书局1975年版校点本,下同.第120页) 按:"乙巳",<南齐书·武帝纪>作"丁巳".是月乙未朔,乙巳为十一日,丁巳为二十三日.考本条及<南齐书>上文又出"乙未",为月之朔日;<南齐书>下文又出"戊午",为月之二十四日,先后皆相合.则二者未知孰是.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孙吴政权的安危存亡为线索,论述了西陵(即夷陵)地区在三国相争中的军事重镇地位,以及它时于荆州乃至于吴国全境的屏藩作用。而围绕着对西陵的争夺,几乎是一部三国兵争史的缩写。西陵之得失,悠关吴国政权兴衰。所以,西陵在三国政治吏、战争史上的地位,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李勣为唐前期著名军事家和地位特殊的重要政治人物.唐太宗在其晚年贬时任宰相李勣为叠州都督,这不仅仅关涉到李世民与李劫的君臣关系,在史料基础上的逻辑推断分析还可能有其他考虑.其一,是李世民设计的一次特殊安排,利用李勣的军事才能起到一定的安边效应,以稳定可能潜在的外部威胁;其二,以贬任的形式合理的把李劫排除在辅政大臣之外,这一方面是对其地位的无奈,同时也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更信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二人,亦有可能是对山东豪族的一次变相打压.综合来看,李世民对李勣的贬任,效果上并无不妥,只是其所采取的具体理由究竟为何无从查起. 相似文献
48.
49.
50.
李映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248-252
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推翻了封建君主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从而在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过 程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武昌起义后各独立省区之都督们因对其时之地方乃至全国政局演变所负之重要影响 而在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们的行为又受到时代条件的制约,因而他 们的身上也更集中和鲜明地体现了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所特定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