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徐訏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父母婚姻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童年,对其孤寂内省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个性和影响渗透在他的创作中,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带有这种孤独内省的精神特质,而且作品中对母性形象和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带有徐訏个人的精神印记和情感欲求。  相似文献   
72.
73.
《盲恋》宣称,“世上没有爱情,只有盲目才配有爱情。”当主人公以爱的名义走上死亡时,无爱的人生悲剧再次被凸现出来。徐言于对现实人生的无望可见一斑,而徐言于小说的现代性、先锋性也可由此管窥。徐言于通过“盲恋”的矛盾把人在现代化语境下的孤独无奈、漂泊无依的现代主义情绪表现了出来,在人物特殊的人生遭遇中深切地传达出一种现代主义图式的生存感受。  相似文献   
74.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从早期社会改革的实践者到晚年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徐訏以其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把宗教关爱的目光投向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徐訏的很多作品传达出强烈的宗教感,在佛教意味、道教色彩和基督教情怀的交融中抒发对于人性与心灵深处的探询和对于人生哲理的宗教式感悟.  相似文献   
75.
徐訏小说对异性之爱有较高的探讨热情,并将其上升到形而上的情爱本质的追问。文章通过多个选角、多种文本来分析徐訏小说中寡欲的“审美距离说”与灵肉交融的爱情美学理想的矛盾统一,并通过解决矛盾,将徐訏的情爱理想及其对世俗婚恋的认识的轮廓勾勒出来。此外,还讨论到徐訏小说性爱描写的尺度。  相似文献   
76.
徐讠于小说创作一直交织着“现实”与“超现实”两类题材 ,但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则是渗透着作家情感体验和价值评判的同一母题 :爱与人性。徐讠于对人性三种形态的努力开掘和对两类爱情多姿多彩的刻画 ,成就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 ,也呈现出难以避免的创作局限。徐讠于小说“爱”的母题和“人性”的母题互为交织 ,共同构筑了徐讠于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77.
徐訏以"马路的喧闹"形容小说通俗的一面,以"书斋的雅静"描述小说高雅的一面,而在具体创作中,他大胆拆除了"马路"与"书斋"之间的樊篱,满足了接受者雅俗共赏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78.
徐訏赴港后的剧作按主题可分为三类,有对于社会现象的讽刺,有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也有看透人生后对于美好理想的向往。这些剧作多采用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并不注重故事情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拓宽了话剧创作的领域,对于把握徐訏剧作的全貌而言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9.
《金瓶梅》崇祯本以词话本为底本进行改写与评点,评者与改者为同一人。评改者是加工修改者,为《金瓶梅》定型传播作出重大贡献。谢肇淛是崇祯本评改者,《金瓶梅跋》与崇祯本评语是互补的,应出自一人之手。徐熥是谢肇淛的舅父与挚友,谢氏评改《金瓶梅词话》在徐熥逝世之后。崇祯本第六十四回回首诗引入徐熥的《花楼吟咏》,寄托哀思。  相似文献   
80.
灵济道派是明初在皇室的直接扶植下而形成的一个新道派,它源于对灵济真君的信仰,本文在学术界首次使用"灵济道派"的概念,并从宗教的基本要素入手,梳理灵济道派形成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