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00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3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36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1064篇
社会学   319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李亚民 《学术论坛》2005,(7):190-192
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很发达,二战以后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其发达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来弥补我国职业教育的不足,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战初期(1939.9-1941.6),盟国对德经济战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封锁,企图以此达到瓦解德国经济使之不能继续作战的目的.苏联这时却以中立国的名义,向德国输送了大量战略物资.这不仅决定性地打击了盟国的经济封锁计划,也给苏联带来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康德提出世界历史理念 ,认为自然目的性引导人类走向公民法治社会 ,只有在世界公民法制社会中人的能力才能发展完善。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世界历史理念 ,指出其核心是一切人的作为人的自由。德国古典哲学的“世界历史是世界法庭”的眼界 ,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不容忽视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与法德在对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不同,双方关系跌宕变化。盟友虽不致反目,但变化必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是美与法德在安全观、战略理念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分歧等深层次的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许刚雁 《阴山学刊》2007,20(1):81-84
德国在二战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就其外部因素来讲,是由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合作政策在战后逐渐走向对抗并导致冷战的产物,是外部力量施加于德国的结果,而在走向对抗的过程中,美苏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冲突,是导致德国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德国战后文学反思的使徒--走近伯尔、格拉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经常赞赏德国人自觉深刻的历史反思,却很少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其思路和方法。战后德语文学不啻为我们探讨这一课题的最佳领域,而作为实践这一文学反思使命的最杰出的代表,德国战后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伯尔、格拉斯则提供了用心研读这个反思经验的重要文本。他们或平白而沉重,或辛辣而穿透的笔触,将权力、人性以及传统文化的扭曲纠合发人深省地揭示出来,推动了劫难后德国批判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徐恒足 《金色年华》2007,(12):62-62
今年58岁的弗里德里希女士,从1998年到2004年曾任德国联邦议员,2005年初退出政坛后,生活日渐拮据。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当议员7年可领7个月的过渡期津贴,每个月7000欧元。之后,要等到年满65岁,才有资格领取每月1600欧元的退休金。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经济思想史上,国家的作用一直是受到德国经济学家的重视和强调的.这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产生过不好的影响.为什么德国经济思想如此倾向于国家的作用呢?本文从德国的传统思想、德国经济学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反思、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缺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对德国发展的影响,并思考了它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德两国都先后通过教育法案来促进和保障国家终身教育的开展,并利用公立和私立院校为民众提供多样的终身教育服务;两国终身教育体系在资金来源、办学机构、管理等及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理解等方面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石杰琳 《决策探索》2005,(12):28-29
战后几十年来,每当日本国内出现了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论,或是发生了历史教科书事件、内阁官员参拜靖国神社时,人们总要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日本对待战争历史的态度为何与德国不同?众所周知,德、日两国同是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争的发动者和战败国,都被战争打得一败涂地,都被异国占领,又都“在一片瓦砾中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并创造了经济奇迹,被人们称作“两个战败国的崛起”。但是,德、日两国的历史观却大相径庭。德国人在战后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做出了很多努力勇敢地面对“最深的耻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