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458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81.
胡塞尔的著作已经得到详尽的分析和解释。巨大的著作产量(特别在《胡塞尔全集》中所包括的)使得人们试图以牺牲从整体上把握胡塞尔著作的意义为代价,而更加关注一些细节和特定的论题。这个工作绝对是必要的;没有这项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胡塞尔的作品将是无法进入的。尽管如此,通观把握的方法其优点也是值得考虑的,它也许会带来一些不同于论题化分析进路的重要方式。本文的主旨在于提出关于胡塞尔整个哲学规划、他的抱负,以及其最终的成功和失败中那些清楚的和有争议的观点。认为胡塞尔式的规划是为了教导我们更多关注现代雄心抱负中的问题,而非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8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章在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上,在从意谓到共相的嬗变上,以及在语言的逻辑功能和非逻辑功能的双重展示上,都与当代现象学有某种暗合。但如此理解《精神现象学》是当代黑格尔研究的瓶颈,人们的解读充斥着误解和盲区,亟待澄清。揭示黑格尔文本中所隐藏着的思辨的秘密,将其提升到当代现象学的问题意识层面上来,由此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将为我们今天重建形而上学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3.
众所周知,胡塞尔的《算术哲学》是一部失败的作品,1900年问世的《逻辑研究》才标志着意识哲学的突破和现象学运动的开端。然而,胡塞尔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转变的端倪和新思想的雏形早在1890年就已显现。他于该年写就的两篇论文“论符号的逻辑(符号学)”和“普遍算术的概念”首次实现了意向对象与表象的分离,初步找到了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初次完成了从单个的心理行为出发向算法系统的转变,这意味着胡塞尔意识哲学突破了近代以来的意识理论,同时也标志着现象学运动的真正开端。相应地,国外学界对早期胡塞尔的片面评价也应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784.
在现象学传统中,胡塞尔的超越论现象学一度把自我的主体性地位推到极致。但胡塞尔之后,自我的主体性地位立即受到各式各样的消解。其中,马里翁以自我之受予者(l’adonné)身份取代其主体性地位的方案可算最为激进。在这一方案中,自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既不是现象之显现的可能性条件,也不是世界之构造者或意义之给予者。自我被逆转为被给出者(或呼声)的受赠者、接受者、受予者,自我由主格被逆转为宾格或与格,成为被给出者由之显现出来的舞台、棱镜或屏幕。这是马里翁对经典现象学激进化的重要方面。但马里翁对自我的这种激进化理解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他对受予者的分析更多的是形式化的,缺乏对自我何以能受予的可能性条件的分析;其次,这种理解有夸大自我作为受予者的作用而抹消呼声的源头所具有的绝对外在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785.
以 2010年大学德语四级听力测试大幅度改革后 7套听力试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大学德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听力部分的要求,以Bachman & Palmer的任务特征框架为依据,对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进行系统的内容效度分析,旨在探讨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命题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后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的语篇输入和预期作答任务特征比较符合《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的相应要求。然而,分析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例如试题结构、任务类型单一,部分试卷听力材料偏难, 语速波动大等。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横向对比“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2听力试题,尝试为大学德语四级听力试题命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86.
休谟为了找到确定的知识,彻底地贯彻了经验论,将知识奠基于经验之上。他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感觉印象是直接呈现于我们心灵中的,观念来自于感觉印象。这样他就找到了最确定、最基本的能够作为一切知识之基础的东西。不仅如此,他还悬置一切实体,将认识从关注外部实在回到自我意识中来。胡塞尔现象学倡导面向事情本身,要求面向直观呈现现象,回到纯粹意识。于是,休谟拒绝在现象之外看到非现象的态度与胡塞尔面向事情本身的纯粹意识,产生了理念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87.
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逻辑内涵体现在三重相互关联的转向:其一,从逻辑转向知觉;其二,从意识转向身体;其三,从观念转向肉身.这三重转向不仅使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突破唯我论的困境,而且从生存论的视角对意识现象学所面临难题给予解决.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不仅就知觉、身体和肉身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出阐释,而且还开启了法国生存论现象学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788.
789.
罗朝明 《社会》2019,39(4):153-185
面对韦伯所谓“现世的祛魅”所引发的共同时代问题,使此前由胡塞尔创建的现象学对欧洲诸经验科学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现象学社会学虽然蕴含着多种可能进路,但长期以来只被当成舒茨作品的“代名词”。这种误识不仅遮蔽了现象学社会学的实情,而且阻滞了对其他现象学社会学进路的探索。本文将现象学社会学置于现象学运动的情境之中,试图阐明其发生之初蕴含的多种可能之样式,重点考察作为现象学社会学“正统”范例的胡塞尔-舒茨式进路由欧洲发生到北美发展乃至式微的生命历程。本文虽然偏重对胡塞尔-舒茨式进路的梳理,但也试图揭示拓展现象学社会学之可能,希望这种奠基性工作能激发对其他现象学社会学进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7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