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446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694篇
社会学   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21.
本文认为,在汉语语境中,严格讲,客体属于认识论范畴,对象的使用范围则要广泛得多;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客体指独立于意识之外的某种自在之物,对象则指在意识活动中与意识行为相对的意识相关项。审美客体主要属于认识论哲学范畴,它与审美主体一道构成美学领域中的认识论模式;现代西方美学之所以选择使用审美对象而避免使用审美客体,主要在于力图打破美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模式,在存在论和价值论等理论视野中来探究各种审美现象。  相似文献   
822.
实践美学要在“本体论”上继续拓展,可能的方向之一,就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生活实践”的哲学,是回到生活实践的哲学。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来看,这种“现实生活”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一,人类正是置身在“生活世界”内,并与“生活世界”互动的一种感性生成的现实存在,它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审美精神。由这种哲学思维范式出发,就可以将理论哲学的视角回归到人类生活实践本身,将主体与客体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质直观,将感性与理性二分的视角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本真呈现,将传统美学的视角回归到“生活美学”(PerformingLiveAesthetics)的建构。  相似文献   
823.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的意向分析带有一个基本的划分:静态的和动态的意向分析的划分。在第六研究中,胡塞尔在总体上转向对“意指”与“充实”之间的“动态”相合关系研究,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在这里才被提出并得到一定的回答:真正的认识是在意向(意义的给予)与直观(意义在直观中的充实)的动态统一中产生的。因此,胡塞尔也把“充实”等同于(狭义上的)认识。“充实”成为现象学的动态意向分析的核心概念,“充实”的最终理想,它意味着思想与事物的完美相即性。  相似文献   
824.
运用现象学美学理论重新考察审美态度,不仅能再次确证审美态度的存在与价值,还可以看出,审美态度不仅是一种超功利的静观方式,一种主体的表现和创造趋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意义的“趋同性担保”。  相似文献   
825.
马克思在对形而上学的彻底清算的同时发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哲学革命 ,其实践批判原则的提出使哲学告别了传统“知识论”形态而转到了“生存论”路向。在其哲学精神指引下“回归生活世界”成为了当代哲学的主潮 ;“现象学”的方法成为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当代人也在认识到自己的生存境遇的基础上 ,逐渐走上了一条实践“改变世界”、争取全面自由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826.
现象学方法的特征在“意向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中得以充分的表现,这种方法表现在美学中,使得美学从实体世界进展到关系世界并走向生活世界,使美真正走向了人的存在,成为人的全面而非某种单一特征的确证。  相似文献   
827.
与德国现象学相比较,法国现象学中有一种从本质到实存的转变。作为法国现象学的始作俑者,列维纳斯所带进的本来就是海德格尔式的胡塞尔现象学,但在列维纳斯本人这里有一个出离胡塞尔的意向性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历程。从《论逃离》到《从存在到存在者》,列维纳斯始终是在现象学和存在论的内部进行着反叛。当他要出离存在并重见胡塞尔的现象学阳光时,出现的却是列维纳斯本人的现象学世界。  相似文献   
828.
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与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济学正在努力挣脱形式主义的束缚,这已经成为最近十年经济学演变的趋势之一。这种趋势要求经济学把视野从单纯的“物的维度”拓展到社会科学的另外两个维度——“意义的维度”和“行为的维度”。从我们熟悉的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的批评角度看,这一演变意味着经济学将回归“古典”、摆脱“庸俗”、找回“人”及其“意义”。因此,读者不妨把这篇文章看作是我对中国学者们正在从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科学的“本土意义”的描写,这类本土性的研究,我们一贯地把它称为“直面现象的经济学”。这篇文章所讨论的,其实就是我所理解的“直面现象的经济学”所必须包含的全部三个维度——物的维度、行为的维度和意义的维度。  相似文献   
829.
笛卡儿通过内知觉明证性来寻求知识的阿基米德点深深地影响了布伦塔诺、胡塞尔以及舍勒等人 ,但在以明证性理论作为自己认识论基础的过程中 ,他们对内知觉与外知觉的划分以及它们与明证性的关系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内知觉明证性理论的这种嬗变恰恰是对追求一无成见之认识的现象学的嘲讽。现象学的困境就在于 ,它仍以视觉隐喻为前提 ,把意识视为能够表象本质的一面镜子 ,而这一点已遭到罗蒂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有力挑战  相似文献   
830.
在《存在与虚无》与《伦理学笔记》中,萨特提出了另一种伦理学概念,这个概念来自长期以来的一种争论。萨特认为,道德问题是围绕下列问题展开的:即究竟什么是他人道德的哲学价值?换句话说,根据胡塞尔的现象学,萨特认为,人是自己所不是的东西或人不是他所是的东西,这就是关于人类本体论的道德真理。在他人问题上有某种道德旨趣,这主要表现在现象学意识和主体之间关系的结构上。萨特帮助我们理解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经验在于我们自己并不处于反思的状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我们的真实愿望没有多少关系,于是,我成为为他之人,而并没有忠实我自己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