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1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循证护理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网、医知网等数据库和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得到可靠程度高的最佳护理证据,根据所得到的最佳证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安全合理的运动训练措施。结果训练前后比较,运动训练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 LVEF明显升高(P<0.05),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显著增加(P<0.01),KCCQ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循证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训练安全有效,在严密监护及持续督导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肺功能康复运动是可行的,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使用QTVI技术,观察32例老年左心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及34例老年对照者左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最大位移(Ds),比较心衰组与正常对照组、心衰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将平均Vs、平均D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心衰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Vs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2.75cm/s±0.68cm/svs6.22cm/s±0.94cm/s,P<0.01),治疗后平均Vs升高至3.15cm/s±0.93cm/s,P<0.05;心衰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5.54mm±1.32mmvs11.22mm±1.64mm,P<0.01),治疗后平均Ds升高至6.35mm±1.53mm,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Vs、平均D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90,0.895,P<0.01)。结论QTVI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平均Vs、平均Ds具有简便、安全、受图像质量影响小的优点,可以用来评价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3.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无症状性心衰、充血性心衰和难治性心衰,按病理生理学改变可分为收缩性心衰(SHF)和舒张性心衰(DHF)[1].   ……  相似文献   
74.
支气管哮喘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支气管哮喘常见于老年人,反复发作,逐渐影响心脏,最后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是我国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75.
1.闹市骑车 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其中骑自行车上班者危险最大.因为这些人吸入的尾气最多,同时还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供血不足,这两方面都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此外,拥堵的交通很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引发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76.
年仅57岁的老杨,十几岁就学会了喝酒。特别是当上农村干部后,更是几乎每天都喝酒。六年前他就开始感觉心前区闷痛,并伴有心悸、心慌、活动后气促,但并未在意。近一段时间,症状加重,他常在夜间憋醒,并出现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到医院就诊经过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差,但心脏血管造影并没有发现冠脉血管病变,最后被诊断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应用Orem自理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对1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以Orem自理模式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依从性、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满意度、依从性对照组有很大提升(P<0.05或P<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可增强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体现其自我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因子变化的特点.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44例,老年组88例,非老年组56例.根据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NYHA分级;根据体征对患者进行Killip分级;根据血液动力学指标对患者进行Forrester分级.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房肽(ANP)浓度.结果老年组NYHAⅣ级的患者比例以及ForresterⅣ级的比例较非老年组多(P<0.01,P<0.01).两组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老年组的增加幅度均较非老年组低,其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心房肽血浆浓度的增加较非老年组显著为低(P<0.01,P<0.05、P<0.01).结论老年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较重,心功能低下更显著,但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心功能不全的代偿反应性较非老年组低.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意义,对1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三腔双室同步、起博器.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减轻,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起博器起博感知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80.
张某,男,62岁,因心力衰竭住进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地高辛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今年元月出院后.他求愈心切,自购地高辛数十片,自己在家服用,结果没过几天;中毒死亡.无蚀有偶.另一位46岁妇女王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