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24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110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371篇
理论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1346篇
社会学   483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一切道德教育都是指向社会的,因为个人的道德成长总是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德育应坚持心灵导向的德育目标,设置价值内化的德育内容,变革机械呆板的德育过程,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德育理论,架起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心灵桥梁,培育具有共同道德理想和健全道德人格的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02.
萨特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上提出“介入原则”和“主观感受真实性的原则”。他从进步的政治观点出发,始终主张作家要介入时代、介入社会,坚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本身就是目的的错误见解。萨特提出的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严格区别于现实主义客观真实性。尽管他强调主观性,但萨特在创作实践上并未与现实主义悖离,他的戏剧作品逐渐写出了具体的历史内容,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二战后法国人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3.
感受动词通过与动作动词相同的形式表示感受义,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动作动词,也不同于表感受义的形容词.感受动词作为非自主动词的感受义,同动作动词作为自主动词的自主义,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确地识别它们往往有赖于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04.
郁慧娟 《阴山学刊》2006,19(1):12-16
钱钟书先生从文学角度总结心理学中的"同时反衬现象",谓"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诗人体物,早具会心",此一现象可以向多个层面延展,古人面对现实,诸如阔大的空间、混乱的时代、特殊的境遇,而反观自身难堪的遭遇,反衬中的两极壮阔与渺小、贫苦与富贵、才高与命舛,由于一方的存在,另一方会更加凸现,或同时增加彼此的份量.探绎杜诗中"同时反衬"整合出的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从而体味诗人经营诗艺的苦心.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范可 《中国民族》2014,(10):70-74
人们只有在接触机会增多的条件下才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增加彼此间的社会信任。接触的机会是很多的,关键在于排斥或者不排斥接触。每天的相遇、面对面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接触。今年八月,借赴德国访学之机,我走访了欧洲的一些国家。过去虽然也到过欧洲几次,但要么去北欧要么去英国,这次才是真正意义上寻访欧洲大陆。我们已经习惯将发达国家集中称为"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