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8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4篇 |
劳动科学 | 19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才学 | 110篇 |
人口学 | 18篇 |
丛书文集 | 372篇 |
理论方法论 | 138篇 |
综合类 | 1346篇 |
社会学 | 483篇 |
统计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78篇 |
2010年 | 335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330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31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美育是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美育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的作用不可忽视。新时期的高校美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灵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 相似文献
72.
74.
李柳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7-110
文学作品对人身心有治疗的功效,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治疗他人,即读者;另一方面,治疗作者本人。诗人作家们在人生不得志的情况下,总倾情于诗文,寄情于创作活动,将心中的所想所感抒发出来,把内心的牢骚喷发在纸笔上,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而在这一创作过程中,他们的心灵慢慢得到调解,不快之感缓缓得到释然,于是,最终达到了恬静淡然的心理状态,回归到静谧的心灵家园。左思和他的《咏史》八首,折射出他在创作中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心灵的自我治疗功效。 相似文献
75.
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误区》一文的几点质疑——与赛妮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妮亚在<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误区>一文中指出王安忆创作的三个问题,即"欲望化写作与小资产阶级情调","个人悲观和虚伪的艺术"及"追逐时尚".而本文认为王安忆一直是一个严肃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作家,她对人生对人性对社会的思考贯穿她写作的始终,因此有必要对这样一位创作时间跨度长、数量多、风格多变的作家评价时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76.
生命的困境与心灵的自由——庄子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对构成生命困境的必然性因素 (“命”)的超越 ,达到个体生命心灵的绝对自由 (“逍遥”)。庄子将人生所面临的生死、时势、情欲等困境概括为一种必然性范畴———“命”。而作为“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庄子找到了三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 :安命、齐物、体道 相似文献
77.
蓝甲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97-101
认为应该尽量慎重使用或者少用网瘾一词,网瘾是对极端不当的使用网络的一种描述.不应该将网瘾与毒瘾类看待,更不应该对所谓网瘾进行医学药物治疗.部分青少年伦理教育缺失,理想缺失,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导向缺失,是深层次不当使用网络的根本原因.应加强对网络文化和网络游戏产品的内容监管监控和伦理审视,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理想教育与伦理价值导向问题,更多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和心理建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78.
79.
本研究运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了解大城市年轻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感受。研究发现,夫妻共同分担家庭育儿责任的观念深入人心,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也得到肯定。养育孩子使年轻的母亲既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也伴随着各种不安和焦虑;她们普遍感到育儿支援存在缺陷,以至于难以从容面对育儿过程,希望能够获得比较充裕的社会资源,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她们顺利完成育儿过程。为此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处于育儿期家庭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男女平等意识,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日常育儿活动;建立网上支援系统;改善城市规划建设,为育儿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80.
张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24-27
笛卡尔是近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奠基者。亚里士多德从质的角度理解心灵,为笛卡尔心灵学说的身心二元分裂论埋下了伏笔。笛卡尔在其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灵魂概念,把身心看作两种不同的实体,富有启发意义但又难以自圆其说。与笛卡尔同时代的英国经验论者将感觉作为心灵的本质,而德国古典哲学家则认为心灵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理性和意向性。二者都受到笛卡尔心灵学说的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