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4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2014篇
劳动科学   150篇
民族学   232篇
人才学   627篇
人口学   135篇
丛书文集   2757篇
理论方法论   742篇
综合类   8657篇
社会学   2780篇
统计学   14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571篇
  2014年   1248篇
  2013年   1104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386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384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072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751篇
  2003年   652篇
  2002年   545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66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霍尔顿是60年前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在历史潮水的冲刷之下,这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学形象,历久弥新,并无褪色,以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分析这个人物的成长经历,会使我们对小说的精神内涵有许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升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与《心理资本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水平在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就业能力与心理资本间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感、坚韧性和希望三个因子对就业能力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提升心理资本对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各高校及大学生应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高校贫困生的队伍也在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思想、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针对这一现象,首先阐述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问题的现状,认为高校贫困生多有自卑、嫉妒、虚荣等不良思想;然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着手,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的大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以及自身的性格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出现;最后根据原因,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校相关制度、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64.
压力与健康     
连鸿 《社区》2003,(12):47-47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被各种压力所困扰。在公司我们面临各种竞争的压力;在家里我们被情感和生存压力所困扰;甚至在学校我们的孩子也有压力,他们担心考试,担心自己飘忽不定的未来。现代人的生存压力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当问及什么是压力时,我们很难解释清楚。一般地说,人们习惯于把压力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压。总是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好什么呀,计划难以完成,压力大得很。”压力就是要求太多,超出能力所及,使人无法忍受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这种压力通常有两种形式:短期压力和长期压力。许多人能够处理短期…  相似文献   
65.
文章阐述了职业倦怠的内涵,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论述了如何从个人及组织层面进行有效的心理资本干预来预防或减少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6.
本文追溯了中国古代自传文发展的历史线索,挖掘了自传文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67.
“郑州模式”是以流浪少年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为根本导向,以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为基本方法,以中心救助、流动救助和社区救助三位一体为救助网络,以“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为回归社会主要途径,以中心跟踪回访、专家定期评估为监控机制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8.
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目前普遍存在的传统政治心理及其消极影响,提出了有利于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现代政治心理以及实现途径,指出构建民族地区政治心理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能有效促进传统政治心理的逆向转化,为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奠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在族际交往中,经济文化交流仅展现交往主体互动的表征,心理感受及其支配的社会行动才是交往主体互动的本质。通过对江浙沪粤4省市19个少数民族的研究发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文化冲突等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内卷化"的交往圈降低了族际交往互动的主动心理,跨文化交流障碍使族际互动双方产生了双向排斥心理,民族形象污名化使族际互动双方构筑了心理防御墙。这种民族心理距离现象不利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延滞了流入少数民族的社会融入。探索弥合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心理距离,构建跨民族身份的民族团结心理机制,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华梦"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70.
秦可卿在整部《红楼梦》中有着不同寻常的结构意义。秦可卿是作者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她的遽然死去是作者安排的一个情节高潮,一个埋葬恶浊丑陋的高潮。在这个高潮中,主人公贾宝玉穿梭其中,并和秦可卿发生了谜一样的关系。贾宝玉和秦可卿关系非同一般,主要有三个情节可以说明,即卧室梦游、探病流泪、闻逝吐血。这三个情节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可以解释贾宝玉痴情欲绝的原因。也是打开数百年来解读秦可卿、贾宝玉形象谜团的钥匙。从现存的文本考察,秦可卿无疑是宝玉的性启蒙老师。有理由推论,是秦可卿的诱惑使得贾宝玉遽入梦境,在那太虚梦境里,宝玉受到了近乎性虐待的伤害,使他对性产生了恐惧,造成了他心因性的精神阳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