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2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3篇 |
劳动科学 | 19篇 |
民族学 | 26篇 |
人才学 | 60篇 |
人口学 | 33篇 |
丛书文集 | 548篇 |
理论方法论 | 101篇 |
综合类 | 1136篇 |
社会学 | 277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99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51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105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将老子的哲学之“道”转而视为审美之“道”,从而对中国传统美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于天地大美的推崇;对于审美心胸的推崇;对于无用之用的推崇。他的这些论述,无不对今天中国美学史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2.
张萍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58-60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及其深入人心,使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及运作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人教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不再是处于边缘地位,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成人教育的现存问题,使其获得持续发展,其运作方式也应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53.
电子商务网站特征对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3):50-57
文章基于文献回顾与深度访谈,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站特征对心流体验影响的研究模型.该模型聚焦于网站的互动性与生动性这两个主要特征对心流体验的影响作用.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网站互动性与生动性对心流体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站互动性显著正向影响心流体验的控制、专注与好奇维度,而对愉悦维度没有显著影响;网站生动性对心流体验的控制、专注、好奇与愉悦四个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在线心流体验理论,而且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4.
林如心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
美国修辞性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在其<作为修辞的叙事>一书中提出从"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的修辞角度对叙事作品进行欣赏.运用费伦的相关理论,从3个方面对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叙事进程得以建立的基本因素之一"进程中的不稳定性"这一特定文本现象的叙事特色进行解读,为从一种较新的视角去欣赏该作品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56.
陆世昌 《青春岁月:学术版》2021,(2)
阳明心学是古代中国儒学的一门重要理论学派,心即理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中其中两个核心的理念,其在当今团队管理中仍然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阳明心学对于人心和人性有者非同寻常的探索与解读,并且强调了在正确理念认知的情况下,付诸行动的同等重要性.本文将立足于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两个方法论,分析其在团队管理中的... 相似文献
57.
论《坛经》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坛经》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无 念为宗的思维观。并从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与中国文化艺术的相互关 系,对现代社会和人生的现实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坛经》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8.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方式来训释“物”,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把“物”放在了心的映照之下.最后,可以看到王阳明学说中的“心”、“物”是以互相彰显的方式存在的,而这个桥梁就是“感通”.心物在互相彰显下存在,二者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 相似文献
59.
王船山对心性工夫与历史关系给出了不同于道学传统的思考。他通过对道学以心为镜譬喻的批判以表明:人只能在其有限性视域下依照心志意向做出善恶是非判断,而不当让事物向人显现出无历史性无情境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对历史与经典的诠释,呼应其所处的时势,将自身的伦理——政治实践融入历史之中。达成之道在于:设身处地地进入历史情境,共其忧患,让历史中那些思考与决断的可能性向自身开放,成为自身生存的可能性与生命经验,综参时、势、经、义,以求得中道。船山认为君子只有不断以此方式返回经史,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实践智慧,通达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根尖为材料,用去壁低落参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20个荔枝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的研究,探讨荔枝不同胚胎发育类型与染色体数目的关系,结果表明,18个品种(正常型、败育型、部分败型)均为正常的二倍全(2n=2x=30),另两个正常型品种(挂绿和甜岩)有两种不同倍数性细胞(2n=2x=30,2n=4x=60),表现嵌合现象,为倍性的嵌合体。荔枝胚胎发育的差异似与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