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51.
本文选取了20世纪文学中处于不同历史语境,但都渗透着忏悔意识的三部作品,论述了把它们置于同一研究层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抒写一段破灭的"不了情",并进行无情的自我谴责和剖析是其共同情感倾向,形成了弥漫于作品中的具有现代色彩的中国忏悔意识;同时,忏悔意识背后却是对爱情悲剧产生追忆思考,这乃是文本的情感展开逻辑;并且深入文本,运用"细读法"论述了三个爱情悲剧亦即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2.
批评家普遍认为,“自白”文学是一种暴露真实生活经验的文学表达,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写真和模仿。如果偏离这种主流的阅读经验,把注意力转向诗歌文本对前文本的重写,采用文本分析和互文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挖掘中美自白诗的审美潜质,审视其在中国的接受,就会发现中国诗人在题材和风格方面的共同偏好如何机缘巧合地促成中国“自白”诗的形成,而诗评家把自白标签任意地贴在女诗人身上的做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53.
铁凝小说忏悔意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03,24(2):75-79
铁凝的小说表现出鲜明的忏悔意识。铁凝小说中的姐妹关系中潜藏着个人对另一半自我的审视,罪恶之源潜藏在自己的内心;两性关系侧重于对人类情欲的审视,罪恶表现在失控的欲望冲动,惟有个人的道德自律才是救赎之道;透过母女关系的审视,揭示社会之恶,社会个体要在忏悔与救赎中更新自我。  相似文献   
154.
曾令霞 《天府新论》2009,(6):144-149
“戏子”与中国文人的历史待遇与人格身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在某个历史阶段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但在某个历史时期两者又纠葛不断互相拆解或者身份互换反串戏台。“戏子”与文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中国历史中的功能性人物,或者是历史文化的符号。本文以《迷羊》为个案,用思想史的批评方法,通过作家郁达夫的知识分子精神境遇来关照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戏子”的身份纠缠及隐喻性。又以此反观出郁达夫在灵与肉、戏与真、罪与悔之间的挣扎与选择。  相似文献   
155.
近年来文坛的热闹事颇多,二余之争即算一例.二余主要围绕"文革问题"而争,他们唇枪舌剑各执一词,本文将比较客观全面的介绍二余之争的内容,表明作者的立场并由此展开关于"忏悔"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