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2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复活》为论述重点 ,对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提出一种新的评价 ,认为“道德自我完善”值得肯定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并认为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 ,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肯定和继承这些道德准则 ,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依然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2.
《木兰花》是电影中的经典。影片中的父子关系、性别和社会关系等美国化主题是分析该片的关键。以此为契机,在运用多人物和分立故事展现精致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试图通过电影特有的抽象化建构一致性;演员的过度表演方法突出了多样性与一致性的平衡。影片沿用了传统情节剧的忏悔场景以及非常当代的反个人主义,展现出人性即爱这个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53.
在线忏悔     
众所周知,忏悔有益于灵魂的净化。事实证明,在互联网时代,它对网络流量的增加也是有好处的。过去几年中,网站数量急剧增加,为访问者提供匿名发帖、阅读的机会,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对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发表评论。原本世俗的网站,如DailyConfession.com和GroupHug.us网站,  相似文献   
54.
《蛙》中的姑姑创造并供奉泥塑娃娃的行为,属于"认罪"之后的"自我"赎罪方式,是缓解恐惧的一种自我安慰,与所谓的"忏悔"意识相去甚远.具有"忏悔"精神的不是作为计划生育执行者的姑姑,而是提供忏悔契机的收信者杉谷义人和作为"受害者"的剧作家蝌蚪.蝌蚪在计划生育事件中发生的"无罪之罪"的层面上具有"忏悔"意识;但在后续的代孕...  相似文献   
55.
数量众多的“五四”军人题材的作品虽然长期被排斥在文学史的经典叙述之外,但它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它一方面为我们记录下了战争年代军阀们的种种罪恶,另一方面它通过“审判惩罚模式”和“忏悔反思模式”明确地反映出了“五四”作家们明确的反战立场。正是这一立场,使“五四”战争小说于不自觉中形成了新的范式,无“主义”、无英雄、无战争过程。  相似文献   
56.
西方人重忏悔,中国人重内省.卢梭的忏悔意识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并以此作为参照物,它对中国文化的代表郁达夫作品的忏悔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郁达夫从卢梭那里借鉴了西方式的历史忏悔,把自我剖析、自我忏悔与历史批判与人的解放结合了起来,从而具备了一种超越性的思想蕴含.  相似文献   
57.
中国文化是一种自传文化,从文化和比较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中国传记史上的三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传记的高峰出现于西汉,其后就不再出现;《史记》的传记方法已相当成熟,为什么后代不能继承和发扬;具有重大文类意义的自传,为什么在中国特别落后、很少佳作。  相似文献   
58.
高晓娜 《唐都学刊》2003,19(2):118-120
人类的物质进步 ,总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 ,更离不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对个人、民族 ,乃至整个人类的清醒、自觉的批判 ,但丁精神和鲁迅精神便是这种文化的体现 ,而鲁迅冲破了东西文化的隔膜 ,体现出更广泛意义上的超越和丰富  相似文献   
59.
《等待野蛮人》通篇浸润着宗教的无意识 ,拷问、受难、洗礼、忏悔等宗教名词贯穿始终 ,库切仿佛在叙述一个新时代的“宗教神话”。深刻的寓意、模糊的背景、简洁的语言 ,这一切都类似于《圣经》的叙述方式 ,并且所体现的对人类的道德关怀和对理性的无情批判 ,处处渗透着宗教的无意识。这是一本关于思考人性的宗教神话的寓言。本文试图从中找出《圣经》中宗教无意识对于作品主题和叙述方式的影响 ,探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等待野蛮人》所体现的深刻寓意 ,及其对于探讨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形象是其小说中很有个性的人物。他们不断地忏悔自己的行为,并以实际行动改善自己的行为,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与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