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661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890篇
社会学   91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论文涉及该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作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22.
“礼”属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春秋时期社会的失序决定了孔子特殊的重礼情结。顺应春秋时期的礼治思潮,孔子寄希望于礼治秩序的重建,试图通过个体的理性自觉实现境界提升,由个体之“仁”重建理想的礼治和谐社会。孔子的省刑或无刑的主张,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与其后来的法家有不同的思路,其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对今天和谐社会的建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提倡和加强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关于素质,著名学者张岂之将其界定为:"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文化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思想上的必备条件是:有国家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24.
现代教育思潮主要是指20世纪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倾向。文章在把握20世纪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对复杂多样的现代教育思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5.
建国初期,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上对苏联模式的引进,苏联文学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深远而全面,几乎涵盖了理论建设、领导方式和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对中国50年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影响,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基础,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相似文献   
26.
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具有不同于村镇文化,企业文化的特点,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把校园文化置于时代,社会思潮中加以研究,不断更新优化内容,使之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在马尔萨斯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不承认自然的极限、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生产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而创立生态思维方式,形成了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资本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衰竭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的中断,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8.
朱祥海 《理论界》2012,(7):73-75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法律思潮,以批判为共同指向和基本特征,形成了"法律批判"运动;表达为两个理论诉求:批判与重建。批判以重建为目标,重建以批判为先导。批判者们努力述说着自我确证的"学术真理";各自为政、相互批判,却从未相互支持,难以达致其根本诉求与理想。走出困境、实现超越,需要以更高远的理论视野作最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29.
30.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在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起着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通过其教育主体的自我提升、教育内容的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等方式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