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2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篇 |
劳动科学 | 3篇 |
民族学 | 21篇 |
人才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655篇 |
理论方法论 | 113篇 |
综合类 | 897篇 |
社会学 | 93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03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124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3):186-187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国家秩序混乱,在人们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思想腐蚀问题。卢梭,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启蒙家,他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不忘不在枷锁之中,试图用公意学说帮助人们寻找到自由和幸福的出口。公意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所有公民的意见,而是要将所有公民的意志趋向于一致,能够体现共同体的意志。公意是以服务广大公民为目的,坚持一致的利益追求,以共同体的意志和利益为衡量一切事物的行为准则。同时,公意代表的民主权利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征。现代社会,人们崇尚自由和平等,公意让部分人不惧约束,铤而走险,触犯法律,成为社会发展不安定因子。在此情况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加强公意思想引导,将有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发展局面。本文将对卢梭公意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稳步发展,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发展理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0)
人类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文章主要讲述20世纪西方几股重要文化潮流,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正是这些文化潮流相互促进制约,带来20世纪的文化繁荣的盛局。 相似文献
96.
97.
吴世永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3):118-121
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激进的论争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通过"返回现场",探讨中西方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今之争的真正原因,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原理: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与创新等同于错误与正确。不能用进步论的模式来否定传统,理性不可能从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零点"开始。只有深受传统的濡养,又不乏创新的激情,创造力才有其茁壮的"根"。 相似文献
98.
谢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11-116
清末民初之国粹思潮是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重建中的一种重要政治知识话语。它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其特殊表达方式,深刻地说明了近代中国政治合法性重建过程中“应然”面相与“实然”样态的巨大差异与其间知识话语转向密切相关。然此历史镜像,过往有关清末民初之国粹思潮的研究中无论是正面肯定亦或负面否定却都未对此加以注目。 相似文献
99.
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神,以21世纪前10年风靡全球的大众选秀潮为例,开创在国际化视野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读全球性流行文化思潮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0.
王雨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1):48-56
在马尔萨斯理论的影响下,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把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不承认自然的极限、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生产主义,并将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主体形而上学而创立生态思维方式,形成了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资本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衰竭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关系的中断,提出只有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