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73篇
丛书文集   684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1881篇
社会学   259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娜拉”出走后的沉浮遭际,构成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主要题材特色。文章在归纳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发展线索之后,从社会性别角度,透视了出走“娜拉”的诸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12.
“娜拉”出走后的沉浮遭际,构成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主要题材特色。文章在归纳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发展线索之后,从社会性别角度,透视了出走“娜拉”的诸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13.
张家山汉简所见“妻悍”“妻殴夫”等事论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江陵张家山汉简中有关于“妻悍”、“妻殴夫”简文,可以体现当时社会的性别关系。有 关法律,在后代有所变化。讨论有关现象,对于认识汉代文化的特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方法对《情人》一文本进行分析 ,主要运用了俄狄浦斯情结分析了母子、兄妹之间的乱伦 ,运用了冰山理论来分析性别颠覆 ,从而解析出《情人》写作中有明显的精神分析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当代家族小说的性别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族小说创作中,当代作家以现代意识与人道同情表现出对女性命运与妇女解放问题关注的热情,但由于受到男权社会文化传统与性别立场的影响,他们对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之中又存在着性别上的隔膜,无论是对女性躯体的描写,男女两性关系模式的建构,叙述者与人物的性别话语,还是在性际关系价值评判中的厚此薄彼,都从不同的侧面流露出作家男权意识的传统积淀,都是男性对女性一厢情愿的想象性书写。  相似文献   
16.
1986改革中,加纳政府根据结构调整方案(SAP)和2020计划,关注教育中存在性别的不平等现象,努力解决女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课程(SMT)的学业成绩、入学率等问题,并建立女子教育联合会.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真正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以及将妇女教育延伸到职业和高等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7.
女性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由80年代的强调女性自立、男女平等等造成了新的性别困惑和压迫,到90年代的张扬性别意识、身体写作导致女性的物化,再到90年代末盛行的“小女人散文”的巧用自身优势去赢得社会认同。拟从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中透视女性的生存,从而给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一些启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去获得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湘云易装卮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湘云易装的故事,是曹雪芹对中国历史上女扮男妆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的创造性解读的产 物,文章从女性服装的角度,展现了曹雪芹新的女性观,探索了女装的新的发展趋向,再现了新的历史条 件下的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19.
以前,科学家认为在决定男性性别中起关键作用的Y染色体的基因很容易死亡。因为Y染色体不能与其他的染色体一道修正、交换基因因子,进行自身调整,以致它的基因会随着时问的流逝渐渐减弱。因此,有科学家甚至宣称在未来的500万年里,Y染色体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者大卫·佩杰和他的研究伙伴们,  相似文献   
20.
从陈染的中篇小说《无处告别》中透视她的“超性别意识”的雏形:在男女恋情上,追求灵与肉高度结合;在姐妹友情上,认为情爱不仅存在于异性之间,也存在子同性之间。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解读了陈染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高度评价了陈染在寻找现代人精神家园的道路上的先驱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