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0篇 |
人才学 | 1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64篇 |
理论方法论 | 28篇 |
综合类 | 429篇 |
社会学 | 3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87-88
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观照下,从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女性形象:第一是哈利.波特的母亲,放弃了生的可能性,选择了死亡,由此产生的自我毁灭的勇气与美,表现了如圣母般的女性形象;第二是女主人公赫敏以自我意识及独立女性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巫形象,塑造了一个罗琳心目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第三是分析了小说中其他的女性形象,如魔法学校管理者麦格教授,最后得出结论:罗琳没有神化女性的形象,而是在平凡中折射出女性的伟大,女性在魔法世界起到了重大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王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
“话语立场”即出场言说的角度和取向。女性意识是李清照《词论》话语立场的基点 ,《词论》是词体建构发展至该阶段的对词体内部音乐性和文学性这一矛盾的一种共时性把握 ,其词体本质论的思想基础也正是女性意识。今人对《词论》话语立场两种截然相反的阐释取向出自相同的阐释策略 ,均未能切中肯綮以至于南辕北辙。阐释视角的转换是为了拓展阐释的空间 ,将被取代和遮蔽的言说声音还原于历史主义的阐释链条 相似文献
93.
陈惠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3):42-44
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先进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她的思想上先进的、落后的意识有时又交织在一起.这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女性意识萌发初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奥斯丁在父权社会中为女权主义写作的艰难历程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94.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纪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0-22,113
在知识经济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之际,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功能已为人们深刻理解,但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远不限于此。本文从自然科学史的角度,着重在人类主体性意识觉醒、认识图式变革和道德观念演变三个层面上探讨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95.
百年背景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题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百年现实表现经历了几个起伏阶段,逐渐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和关注现实的传统。在21世纪,中国电影现实表现在市场化和艺术化的矛盾中发展,电影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角色,但中国电影生生不息的艺术传统却依旧潜流般绵延,现实主义表现依然在延续发展。百年成熟后的中国电影始终着眼人生注重现实,更应该保持影像世界对人性情感表现的优长。确认人性与情感深度的揭示应该成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标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电影《时时刻刻》常被置于女性主义视域下,论者阐发其蕴含的女性意识时往往漠视影片主创者的男性身份。《时时刻刻》讲述了三位不同时空的女性在一天内的经历。弗吉尼亚故事中,影片用对比手法将她未为人母的身份呈现为一种人生的缺憾;劳拉故事中,影片选择受伤害的儿子视角来讲述一个放弃家庭责任的母亲的自我追求,呈现出对女权运动的反省姿态;克拉丽莎故事则将她演绎为一个丧失主体性的类型化形象。这是影片中男性作者聚焦女性生活所留下的性别文化印记,显示出他难以超越的性别立场。 相似文献
97.
98.
徐坤"都市即景"系列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柏刚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42-46
徐坤的"都市即景"系列作品,对都市职业女性的女性意识特点进行了揭示.现代社会对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家庭定位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职业女性处于性别角色分裂的精神困境.她们虽然具有了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和经济上的独立,但她们中很多人内心仍然残留着浓厚的传统性别意识,尚不具备明确和充分的女性自我意识,受制于无法颠覆的男权文化困境.职业女性生活及女性意识在徐坤的笔下,呈现出滞涩而苍凉的轨迹.徐坤对都市职业女性生存现状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探讨,对都市文学建设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
梁克珊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8-120
从性别视角,以心理学、荚学与精神分析等学术理论,阐释由女性意识而引发的女性设计意识在人性化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井诠释其设计特征及其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100.
雷蒙德·卡佛活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创作高峰期正值美国女权运动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之时.因而,他的作品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如女性视角的选取和诸多女性形象的塑造等等.而这些女性主义倾向在过去的卡佛研究中乏人问津.如以卡佛的代表作《大教堂》中的短篇小说《发烧》为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四位女性形象,可见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也可进一步理解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卡佛本人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