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每个人的性欲差异其实并不太大,但是人到老年后.其生理、心理诸方面条件都有了很大变化.性欲的差异也就大了。差异的具体表现就是对性生活频度的期望。 相似文献
52.
53.
<正>近年来,随着性科学的广泛普及,不少现代女性越来越重视自己婚后的“性”福生活。在她们眼中,婚后的夫妻生活,除了要有咖啡美酒外,最重要的还必须要有甜蜜的性爱。于是,大胆地追求“性”福成为了这些时尚女性的一大生活主题。可事与愿违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这些女性所期望的那种“性”福生活还是远离着她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4.
专家指出,男女间有“性节律日”,如能摸准爱人的“性脉搏”。就可以促进夫妻生活及情感融洽。苦恼:夫妻之间少和谐上周,大学同学聚会,同寝室的几个已婚女生谈及夫妻私房话。小杨与爱人一直是同学眼中最恩爱的一对。 相似文献
55.
耽美文学不等同于同性恋文学,在一定意义而言,耽美文学文本是一种类同性恋文本的书写:从书写对象的群体而言,它把作为社会边缘的群体放到了最耀眼和核心的位置;从性别关系来看,耽美小说文本几乎隐蔽掉了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存在。男人和男人在情感,尤其是爱情和性欲的关系,在耽美小说文本中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彰显,然而,却始终没有逃脱异性恋标准对于它们的规训。 相似文献
56.
西方女同性恋主义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女同性恋主义是依附女性主义理论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理论派别.它以性欲取向作为身份认同的论述架构,其发展经历了从身份政治到建立女同性恋情欲主体的理论过程,并最终迈向对差异政治的寻求.这一过程是与女性主义理论本身的多元化发展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5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是无意识的原始冲动升华的产物;艺术的动力来自性欲,而根源是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的性本能冲动在儿童时期所形成的"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节).弗洛伊德开创了运用心理学研究文艺现象,把心理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是对文艺学新发展的一个贡献.但他把文学艺术活动的动力完全归结为原始的性要求、归结为"俄底浦斯情结"的作用,把文学艺术活动看作是纯粹的无意识的活动,是十分牵强的. 相似文献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