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骨干在学校管理、服务及育人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期,高校应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以及上级的有关要求,以高校团干地方挂职为契机,加强高校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从选拔方式、培养模式、使用机制、考核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完善校地共同培育模式下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2.
通过介绍重庆邮电学院2001级强化班外语教学改革依据、思路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指出外语教学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原则",促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以使教育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手术放化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受浸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培美曲塞、顺铂和吉西他滨三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手术放化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受浸患者的毒副反应和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41例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其中29例完成3个周期化疗,4例完成4个周期化疗。化疗过程中主要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经过护理和相关治疗,没有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培美曲塞、顺铂和吉西他滨三药联合化疗,只要加强预防及护理,不良反应较轻,无严重的毒性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4.
"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畸形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和蒙古文原始档案,从社会与历史变迁视角阐述了清代蒙古地区设立的七个喇嘛旗之一锡勒图库伦扎萨克喇嘛旗的来源及其"政教合一"的行政体制,尤其是有清一代该旗财政收入和清末民国年间出现的"政教分治"所带来的近代化或世俗社会化进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5.
实施特培生教育是开展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继双学位教育后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是我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实践,其目的是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扎实、视野开阔、个性突出、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本科人才,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6.
王菊 《民族学刊》2022,13(10):60-64, 136
凉山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藏、彝、汉一母同胞三兄弟的想象和描述既体现了对血缘的认同,同时也投射出了地缘空间的认知。在千百年的西南族群生存生产生活中,相互之间的血肉相连、地理空间分享形塑了史诗创作人群的认知和感悟,在史诗中表达了彝族的自我溯源。《勒俄特依》通过兄弟的隐喻来表达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多民族或多族群逐渐形成了血脉亲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7.
刘嘉颖  摩瑟磁火 《民族学刊》2022,13(6):64-75, 145
基于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叙事和仪式话语的关联性分析视角以及雅柯布森的文化翻译理论,本文探究了史诗演述的公共仪式性特征。通过在四川省美姑县进行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发现彝族诺苏支系的“勒俄”史诗演述在祭祖送灵仪式中为人类的起源、语言分化和谱系文化建构的稳定转化提供了一个基于口头表演和社会互动的文化翻译过程,也因此史诗演述者能够以社会建设性的方式来引导、阐释和确立社会宇宙时空的秩序更新,并基于仪式参与公众所理解和共享的听觉文化渠道来唤醒和调度整个仪式的赋灵效力。本文通过对史诗演述事件的分析,发展了“史诗演述人-仪式主人家(及家族亡灵)-仪式参与公众”的分析模型来理解神话和起源叙事所凝聚的知识、智慧、记忆、情感等社会价值;指出以感官和话语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能够拓展对仪式沟通、口头表演和日常语言之关联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8.
应用可视化技术对有关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概括总结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趋势。在此基础上依托实 务工作的具体经验围绕培力理论、抗逆力理论等多元解释范式从社区培力、个体培力等纬度出发,论述了提升贫困户抗逆力的 具体路径和工作机制。认为必须从强化贫困户自身的主体权能、夯实社区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主体赋权、资本项目反 哺、程序规范和控制等手段提升贫困群众、贫困地区的潜能和社会连结,以推动扶贫工作的深入研发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9.
斯宾格勒文化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用文化形态学和文化有机体思想解读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非单线发展这一论断。但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斯宾格勒的文化危机理论上,而忽视了斯宾格勒关于前文化时期的阐释。实际上,斯宾格勒认为,前文化时期人类灵感第一次被开启,也最为活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源泉,只有对这个时期进行深入分析,才能真正解读人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