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对学生而言,抓住在校内能抓住的学习与历练机会,已是不错。若想有进一步提升,就要自己课余多用功并积极向校外探索了。笔者早年从事教培工作时教过的一名学生,高考后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今年上半年开始求职。在前期的交流中,他常提起自己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不到位,使得他到了大四才匆忙准备简历,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没几家提供适合他的岗位,自身在能力上更是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92.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当时可供阅读的新闻时事、旅行游记材料紧密相连。小说脱胎于19世纪下半叶法国对中国、中国人、中国史所形成的表述,展现了19世纪末法国中国论的强烈张力。素材的有限性和作者的进化论视角将作品置于西方文明观念、野蛮观念和“欧洲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全球化和西方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其作品一定程度触及了中国当时复杂的文明社会特征,为法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想象和了解中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3.
礼教的父子观以血缘的“恩”为基础,通过自然化,复制着王权专制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恩”中的血缘之爱被礼教秩序异化为“毒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礼教父子观被新的儿童教育观所否定。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出以爱代恩、幼者本位,从根本上颠覆了礼教父子观的合法性。海婴出生后,鲁迅大体按照这一观念来实践:尊重孩子的天性,以无功利的爱和科学的知识教育孩子。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鲁迅的父子观及其实践是儒家家庭伦理向现代转化的一个具有启示性的例证。  相似文献   
494.
屈武亮 《社会科学》2023,(10):56-71
“恩差”,是宋代官制中的一种权力关系特征,形成于君臣之间的权力互动,具体到政制中,即“恩典”与“职差”,前者侧重于皇帝的优宠与拔擢,后者侧重于具体政务的处理。由于宋神宗朝的政治实践,添差官在出现之初便作为皇帝“恩差”而具有恩典性与职差性。侍从官群体较为复杂,其“恩差性”始终交融,但元丰改制前后亦有不同的侧重。兼官最初则主要集中于恩典性,无职差性,随着元丰改制的推行,兼官获得了职差性,从单纯的皇帝“恩典”转变为皇帝“恩差”。在之后的制度演变中,添差官开始逐渐融入地方官僚系统中,“恩典性”趋于消亡。侍从官由于职事侍从官群体的扩大,开始从“言语侍从”转变为“有司之臣”,职差性大大增强。存在于中央高层官僚中的兼官,则因改制后职事官的恢复,塑造了新的权力结构。以权力关系为视角,探讨非常规制度的常规化,或可展示更为丰富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